基本介绍:

《鸟人》是由艾伦·帕克执导,马修·摩丁、尼古拉斯·凯奇领衔主演的战争剧情片,于1984年12月21日在美国首映。
该片根据威廉·沃顿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个憧憬自己能化成飞鸟的少年,因为越战爆发而去参军,最终因在战场上失去理智而被送进医院的故事。

获奖情况:

第38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 艾伦·帕克
第38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评审团大奖 艾伦·帕克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获奖 十佳电影
华沙国际电影节 获奖 天坛奖 – 最佳影片艾伦·帕克

英文简介:

After two friends return home from the Vietnam War one becomes mentally unstable and obsesses with becoming a bird.

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两个朋友越战归来后,其中一个变得精神不稳定,一心想成为一只鸟。

剧照欣赏:

最火台词:

Birdy: There’s nothing in my life to keep me here anymore. I wish I could die and be born again as a bird.

全部台词

幕后花絮:

  • 片中有一场拍摄鸟人幻想自己真的能够飞翔起来的戏份时,是由四个起重机支撑着电脑控制下的摄影机拍摄而成的。
  • 片中男主角鸟人的真正姓名从未在电影中提到,原著小说里同样也没有提到过他的名字。
  • 在原著小说中,老兵们是在二战时期服役,电影里却改编为越南战争。
  • 影片的配乐是在一个星期之内创作和录制完成。

媒体评价:

《鸟人》通过鸟人和艾尔两位主人公的糟糕状况,反思这场残酷的战争给人带来血淋淋的伤害。从叙事结构来看,影片采用环形叙事,讲述了战争以前那些值得回首的美好时光、以及战争时带来血的惨痛教训和战争后痛苦的时空,时空交错展现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影片把一场惨无人性的战争用那些温馨的生活和残酷的现实展现出来,纵使没有看到死亡的画面,却用残酷的影像语言来“折磨”观众脆弱而又不堪一击的内心。
《鸟人》是表现自由与禁锢对立这一主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是“现实对理想的抹杀”,看完电影,部分观众可能会毫不犹豫地把导演定义为严肃的导演,这一点也不夸张。因为在电影中,观众看到了导演对现实生活始终保持种颓废和消极绝望的态度,以及对自由极高的向往和期盼。

《鸟人》一反往常的反战题材,它极力把目光对准战后的造成的伤害,一种是心灵的伤害,一种是肉体的伤害,就像片中的两位男主角饱受着心灵与肉体的双重折磨,可能再也没有办法回到原本的生活。影片的最后也告诉观众,在对待生命那些必经的磨难面前,要勇敢的面对现实(《西部广播电视》评)。

影史钩沉:

[鸟人]是根据五十多岁的威廉 ·霍顿发表于1978年的同名处女作小说改编而成的。该书不仅顺利进入了“普利策文学奖”的最终名单,次年更是荣获象征着美国文学最高荣誉的“美国国家图书奖”最佳处女作奖。1984年[鸟人]的上映也同样收获了金棕榈奖的提名以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好成绩。 ​​​​(《看电影》杂志)

图书摘录:

两个费城青年,一个有着正常的爱好,另一个却对鸟儿痴迷得难以自拔。越战伤害了前者的身体,但更深地危害到后者的心灵。(周黎明《西片碟中碟》)

评分细分
周黎明《西片碟中碟》的评分
前一篇文章跳出我天地 Billy Elliot
下一篇文章黑鹰坠落 Black Hawk Down
艾伦·帕克的每部电影都涉及多重主题,在以青年为主题高歌自由的同时,也不乏批判英国等级制度和种族主义的严肃之作,同时深受战后 “氤氲”影响的艾伦·帕克也在电影中极力地控诉战争,探讨战争给个体带来的深层破坏。
birdy《西片碟中碟》的简评:影片的隐喻呼之欲出,即人类对自由的追求受到战争及社会现实的羁绊面无法实现,反而沦落到被人嘲笑的境地。彼得·加布瑞尔的歌曲贯穿全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 评论

  1. 艾尔喜欢鸟人明显甚于喜欢女人 鸟人喜欢鸟明显甚于喜欢人类 两个情感上明显异于常人的人 在经历了战争的创伤后竟用正常人的意识决定将精神病院当做最后避难所 这该是对战争最有力的控诉了 影片结构出彩 三段时间的交错闪回埋足了伏笔 两人的感情倾向也随着剧情的推进逐渐浮出水面 隔网摄影运用得也很棒

  2. 这样的人应该是真实存在的吧,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但又自在地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也许马奇男孩是受了这个影响也说不定。两位主角的关系太暧昧了,不过有些东西的不明朗或者说是欲盖弥彰倒也不错。很多场景很惊人,那个年代的电影真是令人惊艳。

你的评论可以尖锐,也可以湿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