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K-19:寡妇制造者》是由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发行,由凯瑟琳·毕格罗执导,哈里森·福特、连姆·尼森、萨姆·斯普卢尔等联合主演。该片于2002年7月19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根据一位原苏联潜艇指挥官如何制止一场足以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核爆炸事故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讲述了苏联第一艘弹道核潜艇在北大西洋海底试航时发生了冷凝系统故障,导致核反应推系统过热,若不及时排除故障,K-19将发生核爆炸的故事。

英文简介:

When Russia’s first nuclear submarine malfunctions on its maiden voyage, the crew must race to save the ship and prevent a nuclear disaster.

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当俄罗斯第一艘核潜艇在处女航中发生故障时,船员们必须竞相营救这艘核潜艇,防止核灾难的发生。

最火台词:

Capt. Mikhail Polenin: They’ll send you to the Gulag, like your father.
Captain Alexei Vostrikov: Well, it’s a family tradition, isn’t it?

全部台词

幕后花絮:

拍摄花絮:

  • 影片服装设计师马利特·艾伦为剧组完成了400多件海军制服,每位演员从礼服到工作服一应俱全。
    影片中北冰洋上的浮冰场景在加拿大的温尼伯湖上拍摄完成。
  • 为模拟出反应堆中的蓝光,剧组注入了700瓶2升装的加拿大汤力水,并用紫外线照射,汤力水中含有的奎宁会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发出蓝光。
  • 电影中艇长沃斯特里科夫接受任务指令的场景在前苏联军事指挥中心拍摄完成。
  • 影片导演和制作人是第一次获准进入俄罗斯克拉半岛海军基地的西方平民。

穿帮镜头:

  1. 影片开头,沃斯特里科夫的婚戒戴在左手,而在后来的画面中,他的婚戒却戴在右手。
  2. 影片背景是1961年,可是电影中一个场景,在K-19号上空盘旋的美国海军Sikorsky S-58T直升机在1970年才装备部队。
  3. 影片中副艇长告诉艇长他们被己方的潜艇S270发现了,而当镜头拍到那艘来救他们的潜艇时,那个潜艇的舷号显示的却是398。

幕后制作:

前期筹备
《K-19:寡妇制造者》的导演和制作人凯瑟琳·毕格罗,为了将K-19号的故事搬上大银幕,凯瑟琳·毕格罗足足酝酿了5年,在此期间,她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电影开拍前远赴俄罗斯走访K-19号核潜艇幸存者及其家属。
拍摄过程
《K-19:寡妇制造者》于2001年2月在莫斯科开拍,由于冷战后的俄美关系逐渐缓和,所以剧组获准在政府大楼内部和公共区域取景,并且得到了俄罗斯军方的大力协助。此外,一位前苏联潜艇艇长也参与了影片拍摄,与剧组的海军技术顾问一道确保相关情节的真实可信。
道具设计
影片为如实呈现出潜艇内景,剧组美工部门精确复制出10个潜艇舱室,除了无处不在的俄语标识和迷宫般的管线外,甚至连最细小的把手和刻度盘都与实物别无二致,还有整套的海军餐具,影片两位艺术指导不惜委托一家多伦多的公司制作出全部餐具 。

媒体评价:

《K-19:寡妇制造者》虽说受到前苏联海军退伍人士的大力反对,其中包括当年K-19船上的生还人员,认为美国人拍摄的影片将前苏联海军表现得有如酒鬼。但作为冷战之后难得的将苏联军人当成正面形象来描述的影片,至少避免了第3次世界大战的提前爆发,该片算是又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主义影片,船长对国家和对船员们的职责感最终挽救了K-19,避免了一场即将发生的核灾难,但可能与真实事件相比,还是少了很多紧张的气氛。(《腾讯娱乐》评)

图书摘录:

本文隐藏内容 登陆 后才可以浏览
故事发生在1961年冷战高峰时期,美国的核潜艇在苏联外海巡逻,苏联也不甘示弱,匆忙上阵建造了一艘核潜艇,以便在宣传攻势上挽回些面子。暴戾恣肆、一意孤行的舰长和通情达理体察民情的副手之间势必发生强烈的冲突。这种冲突是这类戏剧的原动力,沿用在多部海船或潜艇题材影片中。以潜艇、飞机、巴士、隧道、火车等狭小空间为背景拍摄的惊险片,对创作者设定很大的限制。题材没有天马行空、上天入地的自由,镜头无法施展;但是,一且能找到新角度,局限就会坏事变好事。不幸的是,本片没有这方面的惊喜,它所采用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来自别的潜艇片,而它离潜艇片的最高成就、1981年的德国影片《潜艇风暴》(Dasboot)相去甚远。(周黎明《西片碟中碟》)

英语短评精选:

Memorable For The Radiation

本文隐藏内容 登陆 后才可以浏览

令人难忘的辐射场景

2 评论

  1. (8/10)小时候看过这片,但剧情都忘光了,只记得一群苏联红军却讲着英语骂美帝……美国剧组毫无偏见地把他们塑造成英雄,但不是意识形态的那种英雄,不如说,更像《兄弟连》吧。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考验中,以最大的勇气克服了困难,这是一种超越国界的英雄,我想这才是编导想要表达的主题吧。

  2. 三星半。凯瑟琳毕格罗的爷们儿气让很多男导演都会为之汗颜,看她的戏你要再想到搞基,自己蹲墙角扇自己几个嘴巴扇哭了再回来。这片亏就亏在最后三十分钟从高潮到结局,太拖沓,把整个节奏都拖慢了。这也是毕格罗的老毛病了。

你的评论可以尖锐,也可以湿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