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樱桃的滋味》是时代精神电影公司于1997年10月10日推出的一部心理剧情片,由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执导,赫玛永·厄沙迪、阿卜杜拉曼·巴赫里、米尔·侯赛因·努里等主演。该片讲述了厌弃生命的巴迪在寻找能够帮他办理后事的好心人的过程中逐渐感悟生命意义的故事。1997年10月10日,该片在意大利上映。1997年该片获得第50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金棕榈奖。

英文简介:

An Iranian man drives his truck in search of someone who will quietly bury him under a cherry tree after he commits suicide.

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一名伊朗男子开着卡车寻找自杀后将他安葬在樱桃树下的人。

媒体评价:

影片通篇讲述一个人准备结束生命的活动,略显单调,相比于导演阿巴斯从前的作品更为抽象,但这部作品洋溢着诗歌情怀和哲学思考。影片虽以自杀为主线,却并不是为了表现厌世,而是以死亡作切口,更深入地体察生命的意义。片中每一个拒绝巴迪的人都代表着他们自己的信仰,他们活下去的理由。(新浪网评)

《樱桃的滋味》的众多非职业演员涵盖了伊朗各行各业的人士,表现了寻找死亡时发现生命的奇妙历程,探讨了在“限制和自由的矛盾中”对生死的看法,以其深刻的哲学思考,在世界影坛引起轰动。(腾讯网评)

《樱桃的滋味》用相对单调的长镜头来讲述一个没有任何离奇情节的简单故事。片中隐隐的迷惘与沉郁也是伊朗电影中较共性的美学特征,它与宗教有着密切关系。伊朗人与宗教的关系,是既真诚地期望有一个主持正义、扬善惩恶的真主,又隐隐地怀疑冥冥中是否真有这样一个明察秋毫、全知全能的救世主。两者间的共同基础,便是对现实的深刻失望。(《环球时报》评)

该片一如阿巴斯现实主义的电影风格,近乎纪实。尽管这是一部没有暴力,也与爱情无关的影片,但是却不特别枯燥,因为它有悬念。在自杀者和人们交谈的过程中,一些生活哲学从影片中传达出来,使影片获得了思想深度的同时也获得了艺术的韵味。(新华网评)

影史钩沉:

1997年的[樱桃的滋味]中,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坐在司机与乘客的位置,单独拍摄了他的每一个演员。通过这个过程,他与这些非职业演员交流,并且拍下他们的反应。(《看电影》杂志)

获奖情况:

第50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美国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外语片

2 评论

  1. 阿巴斯确实很碎碎念,给我留下台词不够深刻的印象。。当然了,片子虽然慢,但不闷(这几天确实看了很多这样的片子,睡眠细胞大概是这几天不在状态?)。“清晨我带着自杀的念头出门,晚上我带着桑葚回家”人的奇妙在于想法的彻底改变或许连一瞬间都不需要。

你的评论可以尖锐,也可以湿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