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虎!虎!虎!》是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制作的战争片,由理查德·弗莱彻、深作欣二、舛田利雄执导,马丁·鲍尔萨姆、山村聪等主演,于1970年9月23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军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损失惨重,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的故事。

获奖情况:

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摄影(提名)
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剪辑(提名)
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视觉效果
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音响(提名)
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艺术指导(提名)

英文简介:

In 1941, following months of economic embargo, Japan prepares to open its war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with a preventive strike on the US naval base at Pearl Harbor.

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1941年,在数月的经济禁运之后,日本准备对美国开战,对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进行预防性打击。

最火台词:

[last lines]
Admiral Isoroku Yamamoto: I had intended to deal a fatal blow to the American fleet by attacking Pearl Harbor immediately after Japan’s official declaration of war. But according to the American radio, Pearl Harbor was attacked 55 minutes before our ultimatum was delivered in Washington. I can’t imagine anything that would infuriate the Americans more. II fear all we have done is to awaken a sleeping giant and fill him with a terrible resolve.

全部台词

幕后花絮:

穿帮镜头:

  1. 当舰长跑进大楼告知“不是演习”的消息时,背景中闪现出珍珠港纪念馆。
  2. 片中日本角色提到攻击日期时总是说到“12月8日”,虽然空袭珍珠港的历史日期为1941年12月7日,但由于时差,日本的日期正好提前美国一天,不过影片字幕中还是译作“12月7日”。
  3. 袭击刚开始时,甲板上的一位军官戴着一只卡拉维里(Caravelle)牌手表,这个品牌在1962年才面世。
  4. 片中的内华达号战列舰上14英寸主炮过多,由原来的10座增至12座。
  5. 在片头华盛顿的镜头中,出现了1959年才建成的美国历史博物馆。
  6. 当日本飞机从甲板起飞时,应该有多名成员的鱼雷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中只有飞行员。
  7. 第一架B-17被日本战机追逐时,只放下了一只起落架,随后的镜头中却放下两只,而最后着陆是只有一只起落架。
  8. 在拖拽B-17的镜头中,可以看出机型为G型,而当时E型才刚刚开始服役。

影片花絮:

  • 演员贾森·罗巴兹(Jason Robards)在珍珠港遭袭时确实在场。
  • 黑泽明原本答应执导该片,后来得知大卫·里恩无缘该片的拍摄,黑泽明也选择退出了剧组。
  • 黑泽明希望让自己的朋友和商业合作伙伴在片中扮演角色,但20世纪福克斯拒绝了黑泽明的要求。
  • 片中一架B-17单轮着落并非是预先安排好的情节,而是突发事故导致,经过修复,这架飞机后来被用于森林灭火。
  • 片中复制的部分日本战机后来被擅长于再现空战和收藏飞机的组织Confederate Air Force的成员购买。
  • 该片被认为是第一部以富士电影胶片发行的好莱坞电影。
  • 片中一架P-40在起飞时爆炸的画面是剧组在拍摄时发生的故障,为了保全其他模型,剧组不得不立即引爆这架飞机。
  • 由于拍摄时无法找到能够飞行的日本战机,片中使用的日本战机都是由美式教练机改装的,每架飞机的改装费都耗资3万美元,影片拍摄结束之后,这些飞机以每架1500美元的价格拍卖,其中的大多数仍在飞行。
  • 片中向日军飞机回击的负伤水兵原型是约翰·威廉·芬,当时他虽然身上多处负伤,但仍用50口径机枪奋勇还击,击伤多架零式战机并击落一架,后来他被授予国会荣誉勋章。
  • 大量美国海军的现役人员出现在片中,但他们只能利用闲暇时间参加拍摄,而且制片方必须支付报酬。
    片中美军的舰艇模型在远洋驳船上建造,这种驳船的租金非常昂贵。
  • 在最终版本中,片中有段不到1分钟的由黑泽明执导的画面。
  • 在影片开头,山本五十六在长门号战列舰上接见军官,画面中的战舰是全尺寸模型,甚至还搭载了一架水上飞机模型。
  • 片中有飞机起降的日本“加贺”号航母其实是由美国“约克城”号航母(CVS-10)乔装改扮而成,而在片尾驶入珍珠港的“企业”号其实是“好人理查德”号(CVA-31)。

幕后制作:

1968年12月,该片筹备三年的剧本获得日美两国两国政府认可。拍摄工作也在12月开始。影片是由美国和日本合拍的,战争双方走到一起拍一部电影,导演也是双方各出一名,当时筹拍该片的目的就是为了呈现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历史。
该片在开拍三周后,由黑泽明负责的团队其拍摄进度落后于制片方的计划,出于影片进度和预算的压力,福克斯公司启用深作欣二和增田俊雄作助理导演,深作欣二负责动作场面,增田俊雄则负责文戏,而对于这次替换的普遍说法是黑泽明生病了。影片的拍摄工作虽然得到了福克斯高层的肯定,但是一些大爆炸场面却因为意外的发生而没有按照导演的预期完成。《虎!虎!虎!》于1969年6月杀青,比预期提前了约一个礼拜。

媒体评价:

影片《虎!虎!虎!》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在观点上做到了比较客观。详细还原了大战前后的每一个事件,对于试图了解历史的观众,该片是一个好的选择。(时光网Mtime评)

该片由美国与日本合拍,视觉效果震撼。如果想通过观看战争片,了解某场战争的前因后果、战略战术,该片是最佳选择。影片《虎!虎!虎!》细致地呈现了双方在珍珠港事件前的外交、军事和情报的发展,在观点上不偏不倚,极其客观;在细节上不厌其烦,忠于史实,但在人物塑造方面则未下功夫。(新华网评)

《虎!虎!虎!》以近似个案检讨的方式交代日军偷袭珍珠港之所以会成功的来龙去脉,故不像其它战争片那么富有戏剧性和冲击性,但严谨的制作可让观众了解历史,日机轰炸珍珠港的场面亦拍得逼真可观。(新浪娱乐评)

该片虽然拍摄于1970年,但其严谨的故事结构,高度的还原历史原貌,强大的戏剧张力,对历史人物细腻的刻画,都使其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情节和战争的描写也较为写实。(《DVD电影不完全手册》评)

看电影冷知识:

由于在创作时没有考虑制作预算和拍摄进度等客观因素,当黑泽明、小国英雄和菊岛隆三完成[虎!虎!虎!]的剧本初稿时,足足用了千余页稿纸(每张稿纸200百字),在剧本最后一页,黑泽写下了完稿时间:“昭和四十二年(即1967年)五月三日晚八时”。这份初稿(业内称之为预备稿)用大概B5尺寸的纸张正文打印了20本,每本共659页。除了三位编剧外,只发给少数几位核心的剧组成员。而在剧本完工的同时,英文翻译工作也随之启动,翻译大概用了40天,1967年6月12日一早,[虎!虎!虎!]英文版剧本初稿就寄到了美国制片人埃尔莫·威廉姆斯的办公室。(看电影杂志)

图书摘录:

本文隐藏内容 登陆 后才可以浏览
珠港事件前因后果、战略战术,本片是最佳选择。这部由美国和日本联合制作的影片,细致地呈现了双方在珍珠港事件前的每步,包括外交、军事和情报的发展。影片在观点上不偏不倚,极其客观;在细节上不厌其烦,忠实史实。它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但在人物塑造方面则未下功夫。“虎!虎!虎!”是日本空军在轰炸珍珠港时喊出的口号。
您若对《珍珠港》片尾美军轰炸东京的史实感兴趣,有一部1944年出品的影片《东京上空30秒》详细叙述了这段故事。(周黎明《西片碟中碟》)

英语短评精选:

One of the best WW2 movies ever.
二战时期最好的电影之一。

评分细分
《西片碟中碟》的评分
前一篇文章酣歌畅戏 Topsy-Turvy
下一篇文章全面回忆 Total Recall
深作欣二, 日本电影导演、编剧; 和山田洋次、篠田正浩和大岛渚同属二战后第二代导演,电影个人风格强烈,皆是作者派导演, 尤擅长动作电影及日本极道(黑社会)描述;是日本电影史上至今拍摄商业电影数量最多导演, 多次被电影旬报观众票选为“最受欢迎的导演”,也是日本近代电影史的重要人物。
tora《西片碟中碟》的简评:该片的轰炸场面很壮观,当然不如新片《珍珠港》充满电脑特技的45分钟轰炸戏,毕竟现代科技在表现宏大及难以再现的场面时有着独特的优势。

3 评论

  1. 写实性远大于艺术性,最精彩的是对山本五十六的刻画。他的哈佛背景已预言奇袭会唤醒“沉睡的巨人”,但他的军人血脉却无法放弃主动进攻所带来的战略优势。这是属于战争的永恒悲戚,正如山本所念的明治天皇御制诗:苍苍四海,莫非同胞;茫茫人间,相争何为?

  2. “即使黑泽明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天才导演,对于本片他也属于错选。这不是他的类型,他从没拍过类似的题材,也不符合他的风格。我觉得他既指导的不舒服,更不习惯有人在旁边指手画脚。他总是全盘掌控,没人敢在预算拍摄计划或是其他方面教黑泽明怎样去做。但当时扎努克等制片人就站在他背后。”——弗莱彻

你的评论可以尖锐,也可以湿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