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妙想天开》(Brazil)是特里·吉列姆执导的一部科幻电影,乔纳森·普雷斯、罗伯特·德尼罗、麦克·帕林等主演,于1985年上映。
本片跟巴西无关,讲的是未来英国的故事:那是一个独裁官僚之地,处处是巨大的管道,办事需要填写无数表格。因为一个意外错误,一个无辜者被捕并被害。主角是政府大机器中的一个小螺丝钉,他碰巧发现了这个错误,出于良心尽力纠正,不料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英文简介:

A bureaucrat, in a retro-future world, tries to correct an administrative error and becomes an enemy of the state.

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一个官僚,在一个复古的未来世界,试图纠正一个行政错误,成为国家的敌人。

获奖记录:

1986年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视觉效果奖、最佳艺术指导奖
1985年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电影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

最火台词:

Jill Layton: Care for a little necrophilia? Hmmm?

全部台词

电影故事:

山姆生活在20世纪某个官僚统治的国家里。这个国家的格言是“怀疑出信任”。做梦是山姆惟一的乐趣。梦中,他长着一对翅膀在空中飞翔,追赶一个美丽的金发少女。圣诞节的夜晚,政府捉拿反政府分子塔特尔,但由于打字错误,计算机上出现的是巴特尔的名字,于是巴特尔成了塔特尔的替罪羊。山姆无端地被卷进了这个乌龙事件,并认识了女卡车司机吉尔,而她正是山姆梦中追赶的金发少女。为了帮助吉尔调查巴特尔事件,山姆像巴特尔一样被特工抓捕。在受刑椅上,山姆又梦见吉尔开着货车救出自己,他们冲破一切障碍,来到乡下,过着幸福的

本文隐藏内容 登陆 后才可以浏览

权威点评:

影片的片名就像它的内容一样不可思议。片中惟一提到这个国家的地方是它的主题歌:《巴西》。影片有点类似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但却没有《1984》那样悲观和绝望。这部黑色幽默的政治喜剧片把现实世界中所有荒诞的事情滑稽地混合在一起,它制造出一种距离感,但却让观众去思考它的主题,以及这个主题和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关系。影片的视觉风格强烈,许多场景都是对一些经典现代主义电影的戏仿。比如,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布努埃尔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影片结尾的追杀段落,戏仿了爱森斯坦的经典名片《战舰波将金号》中著名的“敖德萨阶梯”的

本文隐藏内容 登陆 后才可以浏览

幕后花絮:

拍摄花絮

  • 罗伯特·德尼罗想扮演杰克,但是特瑞·吉列姆已经答应了把这个角色给麦克·帕林。德尼罗依旧希望加入到电影中,于是他成了塔特尔。
  • 乔纳森·普雷斯的角色萨姆,早在很多年前已经在他的脑海中已经成形。角色原来设定的他是25岁左右(当吉廉姆着手写剧本的时候,普赖斯刚好30岁出头),在度过了多年的监狱生涯之后,吉廉姆把角色的年纪改成了35岁多一些,这时候的普赖斯正好是37岁。
  • 据说导演特瑞·吉列姆非常不喜欢金·格雷斯特的表演,结果是很多她的场景都被大刀阔斧地剪掉。其中有些地方就用西德·席恩堡“爱能征服一切”的摄影棚版本取而代之。
  • 关于电影的结局,吉列姆与影片制片方有过激烈的争执。制片人希望电影能有一个“好莱坞大团圆”式的结局,删除(还有别的方面)最后的转变和那段揭示吉尔命运的犀利的对白。这些变动加入到了电影中。
  • 这个被施以“暴行”的版本在美国的电视上放映过不止一次。吉廉姆威胁说要否定这部电影,终于所有在影院放映和录像带版本中看到的都是他坚持的版本(虽然美国影院放映的还是省略了关于吉尔的那段台词)。
  • 年轻的罗里夫人由金·格雷斯特和凯瑟琳·赫蒙德共同扮演。
  • 导演客串:(特瑞·吉列姆)在香格里拉城堡吸烟的人,撞上萨姆。
  • 站在香格里拉城堡外面的巴特尔的小女儿,实际上是特里·吉廉姆的女儿霍莉。
  • 在他和电影公司产生纠纷期间,特瑞·吉列姆要求每天都不一样的全页广告,这在当时花费是一万五千美元。他把纸张做得像是葬礼请帖,上面写着:“亲爱的西德·席恩堡,你什么时候才会发行我的电影啊?署名:特瑞·吉列姆。”
  • 所有的背景音乐都是主旋律歌曲“巴西”的变奏曲。
  • 特瑞·吉列姆和他的同事们在第一次与罗伯特·德尼罗合作时,感到非常兴奋。随着时间进展下去,他们发现德尼罗什么都需要“研究”和对细节的过分在意,不满之情逐渐增加,以致于说他“很想掐死他”。
  • 萨姆来到巴特尔夫人的公寓看望她的时候讲述了一段长长的独白,在此期间,她没有眨一下眼睛。

穿帮镜头

  1. 显示错误:萨姆在赫尔普曼的办公室看着打印机时,可以在辊筒式供料器里面很清楚地看到事先已经打印好的文件。
  2. 显示错误:萨姆·罗里劫持了吉尔的卡车,正试图逃跑的时候,吉尔开车穿过一些障碍物。然而,在卡车接触到它们之前,障碍物提前爆炸和毁坏了。
  3. 连贯性:在卡车追逐过程中,吉尔头后面的”货车运输”杂志开始是合上的,然后是打开的。
  4. 连贯性:在一系列的梦境中,当萨姆正在和打字机武士交战的时候,武士把他的矛猛地扔到地上,只有矛头的一半留在地面上。然而,好几个镜头之后,当萨姆重新得到矛的时候,矛头已经是完全埋在了地下。
  5. 连贯性:当哈里·塔特尔从萨姆·罗里的公寓逃跑的时候,可以看到大门是开着的而且房间亮着灯。然而在前面和后来的镜头中,都可以看到公寓几乎是黑漆漆的。

幕后制作:

《妙想天开》的剧本初稿出自特瑞·吉列姆和查尔斯·阿尔弗森之手,虽然后者收取了报酬,却最终没能出现在编剧名单中。吉列姆之后找来查尔斯·麦肯恩和汤姆·斯托帕德一同构思剧本,当时片名为“The Ministry and 1984 ?”,其中的“1984?”分别源于乔治·奥威尔的小说《一九八四》和费德里科·费里尼的《八部半》,吉列姆作品的视觉风格正深受费里尼的影响。影片主创在拍摄期间又想到了很多片名,其中有“The Ministry of Torture”、“How I Learned to Live with the System”和“So That’s Why the Bourgeoisie Sucks”,最终敲定的“Brazil”恰好与影片逃避现实的基调如出一辙。
吉列姆将本片当做其“幻想三部曲”的第二部,其余的两部分别是《时间劫匪》和《吹牛大王历险记》。“幻想三部曲”全都有关“错乱社会的疯狂和我们想方设法逃避现实的欲望”,聚焦于通过幻想逃避现实的努力和抗争,只是三位主人公的年龄层段有所不同。
《乡村之声》的迈克尔·阿特金森(Michael Atkinson)说:“吉列姆深知所有未来主义电影最终都会折射出稚纯的过去,并将这种规则转换成流畅自如的喜剧美学元素。”这种被让-皮埃尔·热内和马克·卡罗命名为“复古未来主义”的手法通称为“黑色科幻”,即从40年代影人的视角展现80年代。它不拘一格,是弗里茨·朗的作品(尤其是《大都会》和《凶手M》)和亨弗莱o鲍嘉主演的黑色电影在风格和艺术设计上的美妙融合。《妙想天开》还不无20年代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子,后者正是40年代黑色电影的前身,吉列姆在片中巧妙的用光技巧和布景设计便受益于此。
吉列姆一向对广角镜头和倾斜的取景角度情有独钟,熟悉好莱坞主流商业片的观众一定会发现本片中的开阔画面非比寻常,吉列姆使用了14mm的蔡斯镜头和11mm及9.8mm的Kinoptic镜头,其中前者的使用最为频繁,实际上,自从《妙想天开》问世之后,14mm镜头就被业内影人冠名为“吉列姆镜头”。

媒体评价:

说了这么多关于未来的事,其实《妙想天开》也不能算是关于未来的科幻影片,而是一种关于社会形态的”社幻”影片。这部黑色喜剧色彩的幻想作品,是特里·吉廉姆早期名作之一,影片如同名著《1984》一样,营造出一个荒诞不经但又令人不寒而栗的未来世界。这个看似秩序无比的世界,看似无忧无虑的世界,其实是一个高度集权高度刻板高度扼杀人性的世界。说它是未来的世界,其实只是因为我们地球上没有这样一个国家、没有这样一种制度、没有这样一个社会。但这绝不表示我们与这个社会毫无关系,影片中的种种迹象表明,也许这就是我们的社会,也许这个社会和我们的社会不太一样,但你会发现他们从本质上都是一种状态——一个习惯于集权、习惯于官僚、习惯于毫无幻想的死板社会。(时光网评)

在卡夫卡、奥威尔和库布里克的影响下,这部未来主义黑色幽默讽刺作品虽然存在缺憾,却足以展现出吉列姆的狂野想象和机智诙谐。超前于当时年代的《妙想天开》是迄今为止最大胆的奇幻电影之一。(《TimeOut》评)

《妙想天开》或许不是本年度最佳影片,但它的讽刺性与警示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对于吉列姆先生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纽约时报》评)

或许这部电影本来就应该是色调不明亮的;或许这部电影混乱的气氛是其偏执视角的一部分。(《芝加哥太阳报》评)

影史钩沉:

1985年的[巴西]在试映后反馈不佳,于是环球CEO西德尼·薛因伯格决定把这部科幻预言,改成轻松爱情喜剧。导演特瑞·吉列姆翻脸,拒绝在乱改的影片上署名,影片也在拉锯战中被雪藏。后来特瑞登了一整版广告,上面写:亲爱的西德尼·薛因伯格,你准备什么时候放映我的[巴西]呢? ​​​​(看电影杂志)

图书摘录:

本片跟巴西无关,讲的是未来英国的故事:

那是一个独裁官僚之地,处处是巨大的管道,办事需要填写无数表格。因为一个意外错误,一个无辜者被捕并被害。主角是政府大机器中的一个小螺丝钉,他碰巧发现了这个错误,出于良心尽力纠正,不料越陷越深,不能

本文隐藏内容 登陆 后才可以浏览
(周黎明《西片碟中碟》)

评分细分
周黎明《西片碟中碟》的评分
前一篇文章勇敢的心 Braveheart
下一篇文章驯马手莫兰特 ‘Breaker’ Morant
吉列姆不但游离于好莱坞的主流之外,也不入欧洲评论界的法眼。然而全世界热爱他的影迷不计其数。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倒霉的导演,几乎每部电影都会经历一场劫难,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一个伟大的导演,他用他无尽的想象力创造了一个特里·吉列姆的迷幻世界。
brazil《西片碟中碟》的简评:影片中有许多向《1984》和《摩登时代》致敬的细节,意象极其出色,但重复太多。美工设计展示了典型的“纳粹”风格。

2 评论

  1. 天才之作,1985年的《1984》。场景的营造没的说,世界观、各种设定都很有想象力,关于制度和自由的题材,屡见不鲜,但本片确实有其过人、独到之处,必看。

  2. 反乌托邦、反体制及向大都会致敬都毋庸置疑的.但这个片子本身的节奏有问题,插科打诨、刺激火爆的无用戏码造成了主要情节紧缩.人物塑造上即使类型顶着cult之名,也无法认为表演真的精到.准确说是一部设定好过剧情的片子,梦中的骑士、大将影武者和楼房般的石壁等,到处都是隐喻.最后八分钟加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