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死亡诗社》是由彼得·威尔执导,罗宾·威廉姆斯、伊桑·霍克、罗伯特·肖恩·莱纳德领衔主演的一部励志电影。
该片讲述的是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和一群希望突破的学生之间的故事。

电影看点:

当一个死水般的体制内出现一个活跃的变数时,所有的腐臭都站在了光明的对面。
罗宾威廉斯演神级教师

英文简介:

English teacher John Keating inspires his students to look at poetry with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of authentic knowledge and feelings.

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英语教师约翰·基廷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诗歌,从真实的知识和情感出发。

幕后花絮:

拍摄花絮:

  • 写在诗社“宝书”扉页上的话来自梭罗的《瓦尔登湖》;基廷老师朗诵的《哦,船长!我的船长!》出自惠特曼的《草叶集》;另外还有莎士比亚的《第18号十四行诗》和拜伦的《她在美中步履姗姗》。
  • 导演彼得·维尔选择按照年代顺序拍摄本片,目的在于更好地表现孩子们和基廷老师之间的友谊关系的进展,以及对他与日俱增的敬仰之情。
  • 彼得·维尔在悉尼的一所名叫Scots College的私立男子中学读书,影片中很多场景都是再现了学校的风貌,如制服、纪律以及对学校的整体感觉等等。
  • 电影拍摄于美国东部的特拉华州,位于安德鲁斯大街的一所寄宿学校。
  • 在原著中,基廷老师是死于白血病的,但导演认为影片关注的主体应该是孩子们。
  • 连姆·尼森原先是把导演的权利交给Jeff Kanew,但在罗宾·威廉姆斯加盟该片后,使得彼得·维尔成为该片的导演。
  • 约翰·基廷这一角色曾经考虑过达斯汀·霍夫曼来扮演。
    基廷引自惠特曼的诗句引用有误,正确的诗句应该是:“我听见自己无拘无束的叫喊声冲破了世界的顶端。”
  • 尽管电影的时代背景是20世纪50年代,但是学生们在用的化学课本“化学:一门现代教程”,是罗伯特·斯默特1987年版本的。
  • 许多乐器在影片中被错误地使用在了1959年,如玻璃纤维大号、金属鼓架、高音鼓,这些的出现都至少早了20年。

穿帮镜头:

  1. 在影片开始不久,我们听见有类似于天鹅飞过发出的叫声,而这些鸟看起来更像是八哥。
  2. 事实错误:基廷引自惠特曼的诗句引用有误,正确的诗句应该是:“我听见自己无拘无束的叫喊声冲破了世界的顶端。”
  3. 声音不同步:在命令学生们撕了他们课本上的诗句的时候,基廷的嘴唇运动和他说的话不吻合。
  4. 时代错误:尽管电影的时代背景是20世纪50年代,但是学生们在用的化学课本“化学:一门现代教程”,是罗伯特·斯默特1987年版本的。
  5. 时代错误:罗伯特·迪亚尼编撰的诗歌文选“文学:阅读,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于1986年出版。
  6. 事实错误:在每次会议的开始引用的梭罗的诗句不正确。
  7. 时代错误:许多乐器在影片中被错误地使用在了1959年,如玻璃纤维大号、金属鼓架、高音鼓,这些的出现都至少早了20年。
  8. 约翰·基廷让孩子们站在他的桌子上,他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离开教室,然后是静静地站在他的桌子后面,此时有三个男孩站在他的左边,右边没有人。而在接下来一个拍摄他的桌子的镜头中,可以看见有两个孩子站在左边,两个站在右边。
  9. 山洞里,当奴旺达在和女孩们说话的时候,他右脸颊上的口红印在不同镜头之间,位置不断变化,口红印的大小也和上一片段的不一样了。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电影剧本根据作者托马斯·舒曼在蒙哥马利·贝尔学院(一所位于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的男子预备学校)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影片中基廷老师的角色灵感来自于康涅狄格大学的英文教授萨缪尔,是作者托马斯·舒曼曾经在蒙哥马利·贝尔学院读书时的老师。电影的另一个灵感来自于詹姆士·希尔顿的小说《再见,基普先生》,该书至少4次被改编成电视剧或电影。
拍摄过程
影片从1988年11月14日开拍至1989年1月15日结束,历时两月整。故事虚构了一所位于佛蒙特州的威尔顿预备学院,而影片的实际拍摄地是位于特拉华洲的圣安德鲁学校。
原著中故事的结尾,佩里先生控告基廷毒害了内尔的心灵,要求学校赔偿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损失。托德和其他死亡诗社的成员联合起来为基廷老师进行辩护。此时身患白血病的基廷老师病情日益严重,孩子们也被留校察看,最终基廷老师死于白血病,但是却对孩子们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导演更改了原著的结局,更加突出了孩子们的个人成长经历,但他同时表示他希望当时遵循了原著的意思。为了能够更好地捕捉到孩子们之间友谊的微妙发展,以及他们对基廷老师日益增长的敬佩之情,导演特地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拍摄。
演员选角
在选演员时,比尔·莫里和达斯汀·霍夫曼都是基廷老师的人选,但是杰夫·凯纽打算执导这部电影后,就让罗宾·威廉斯出演了该角色。事后达斯汀·霍夫曼对罗宾的试镜大为赞扬,认为他一定会比自己演的更加出色。
罗宾·威廉斯饰演一位50年代的英文老师基廷,他热爱文学、爱好诗歌,鼓舞年轻人发挥个性。他尽量收起一贯的搞笑伎俩,但他的即兴幽默已经深深融进基廷老师的教学风格当中,他出色的表演为本片增色不少。
伊桑·霍克饰演一个害羞、缺乏自信的好学生托德,并在片中大放异彩。在采访时他对导演彼得·威尔盛赞有嘉,认为导演对他的事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对导演的第一印象是“他讲话很有意思”,尤其是当时伊桑还没怎么遇到过澳大利亚人,但是他很快明白了导演想要的效果,他也交出了自己完美的答卷 [1] 。

媒体评价:

影片9分40秒的开场,由103个镜头组成,其中80%为特写或近景镜头。通过典礼中反复出现的人物动作和表情,为观众营造出学校所特有的严肃呆板的气氛。典礼结束,人物开始走动,镜头也不再像之前一样固定。通过人物和镜头的综合运动,剧情发展到宿舍内部阶段,镜头语言已经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精辟的对话,剧作的功力得以展现。整部电影充满张力诗意和激情。模式化的教育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影片所讲述的不仅仅是这样的现实,更多的是反映出学生们对自主学习的向往,影片的结尾,导演将镜头从基丁的裤下穿过,看见了学生们骄傲地站在课桌上,这才是精神的胜利 。(金鹰娱乐评)

影史钩沉:

  • 1989年上映的[死亡诗社]大部分是按照时间顺序拍摄的。沿袭着这个思路,在拍摄完尼尔自杀的场景之后,导演彼得·威尔就让罗伯特·肖恩·莱纳德离开了现场,并且禁止他与其他演员私下交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给其他演员尽可能真实地营造出失去朋友的感觉。 ​​​​
  • 导演彼得·威尔曾在他的两部电影里,让角色背诵过莎士比亚《第18号十四行诗》。一部围绕着男校的[死亡诗社],另一部则是聚焦于女校的[悬崖上的野餐]。威尔不希望出演的女孩们受到现代世界过多的影响,于是决定寻找一些更恰适的“纯真脸庞”,最终来自南澳大利亚的十二个女孩被挑中。然而,这就意味着除了安·路易斯·兰伯特,没有其他任何女孩有过表演经验,她们的业余表演也让导演为此减少了大部分对话。
  •  拍摄1989年的电影[死亡诗社]时,如今的文艺颓废大叔伊桑·霍克还只是个嫩得出水的青涩正太,他对导演彼得·威尔的第一印象是“说话很有趣”。但问及缘由,呆萌的霍克承认,威尔是他遇到的第一个澳大利亚人,所以觉得口音很好玩。 ​​​​(《看电影》杂志)

图书摘录:

罗宾·威廉斯收起他一贯的逗笑伎俩,饰演一名热爱文学和人生、鼓舞年轻人发挥个性的50年代英文老师。他在进入新英格兰的一家重视传统和观念保守的贵族学院任教之后,跟校方逐渐产生严重矛盾。但学生们却在他的独特教学法启发之下找到自我,对他敬爱有加,可惜在学生家长和学校高层的非议下,老师最终被迫离开。结局时学生纷纷站上桌子声援老师的一幕足以令人感

本文隐藏内容 登陆 后才可以浏览
(周黎明《西片碟中碟》)

评分细分
周黎明《西片碟中碟》的评分
前一篇文章飞越长生 Death Becomes Her
下一篇文章离魂异客 Dead Man
彼得·威尔利用精耕细作的手法总能让观众触碰到非比寻常的深度,他的作品经常可以在看似平庸的好莱坞传统题材中平添一般高贵之气,这源自于他对角色更加丰满的塑造,对他们的精神内核的尊重,而不是把他们当作奇观视效和夸张戏剧化的道具。
dead-poets-society《西片碟中碟》的简评:在描写师生关系、刻画青年思想启蒙的校园电影之中,本片堪称是新经典。

你的评论可以尖锐,也可以湿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