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加里森敢死队》是尼古拉斯·卡拉桑托执导的二十六集美国战争电视系列片,由朗·哈柏塞、萨·达诺瓦、鲁迪·索拉里、布兰登·波恩等主演。
剧中讲述了一群来自美国的失足青年,他们行为放荡不羁,身世恶贯满盈,却不断建立功勋,成为英雄。

英文简介:

The adventures of a group of convicts recruited into the U.S. Army by the offer of a post-war parole. Commanded by West Point graduate, Lt. Garrison, the “Gorillas” function as commandos …

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一组罪犯因战后假释而加入美国军队的冒险经历。由西点军校毕业生,加里森中尉指挥,“大猩猩”充当突击队……

幕后花絮:

无心插柳
《加里森敢死队》这部连续剧在刚开始构思的时候,只是ABC准备作为连续播放了五年的连续剧《战斗(COMBAT)》的代替品,来填补该片下档的空白。影视公司的人找了《战斗》的几位演员和一些新演员拍摄了样片,这样一来如果观众不接受新剧集的话,他们可以把它继续拍摄成《战斗》的续集。但等连续剧拍摄之后,公司撤掉了《战斗》中的演员,重新拍了片头和片尾。
演员都有个性
布兰登·布恩是这部连续剧中第一个被确定的演员,并在一开始就确定为酋长,因为布兰登·布恩并没有印第安血统,所以这个酋长也被设计成混血印第安人。在选演员的时候,卡西诺这个角色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所以ABC找到布兰登,想让他改演卡西诺。但布兰登一直认为自己是酋长的最佳人选,在ABC重新选择酋长角色的演员的时候,他还执著地到挑选场地看那些应征的演员。但几乎在《敢死队》开拍的前一天晚上,鲁迪·索拉里被确定出演卡西诺这个角色,布兰登终于如愿以偿继续扮演他花了许多心血去研究和塑造的酋长。
鲁迪使得演出趣味昂然。他个性突出:意大利血统,专横,大嗓门,有时挺惹人讨厌,特别爱抱怨,但技术能力高超。鲁迪本身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不愿意让观众把意大利宗和黑帮联系在一起,所以他总会尽量避免把卡西诺当作意大利人。在《利用摩擦》这一季中,卡西诺和高尼夫假扮意大利士兵混入军队,大家都觉得他该说意大利语,他也说了,但他请他们重写了剧本,变成他是在监狱里从同室的难友那儿学的意大利语,因为他压根不是意大利人。
大家都觉得这有点怪,所以会拿他开玩笑。在《战争游戏》这一集中,卡西诺并没有出现,头儿带着酋长高尼夫长途行军,很长时间没有吃东西。本来台词写道:“我几乎能瞧见卡西诺:回了伦敦,吃着牛排、马铃薯泥,还喝着酒。”三个人决定跟鲁迪开个玩笑,于是问导演Georg能不能把台词改一下,结果他们最后说的是:“我打赌他一定回去了,吃着意大利卤质面条,配上mosta-cciloli(一种意大利食品),还有一支特级的夏缔酒!”—-上译翻译为:“面条,蘑菇大块肉”,他们把所能想到一切关于意大利的事都扔了进去,最后导演采用了这句话。
“这集拍完后,鲁迪显然很生气,一天都没跟大家说话!大家原来觉得这么做很有意思,包括导演Georg,以为这段能叫鲁迪乐得大笑。可当他回来拍下一集时,显然受了伤害,非常恼火、失望。罗恩于是找到鲁迪说:“鲁迪,你不会当真吧?”他回答:“哦,是的。我能想到其他人会这么开玩笑,可我没想到是你这么做,罗恩。”但过一两个星期,他就能笑对这段了。
高尼夫(GONIFF)的意思是小贼,为了能让英国人接受这部片子,他们将高尼夫设计为英国人,让他带着点英国口音。而克里斯托弗·卡里对高尼夫这个角色有着独特的理解,他愿意把高尼夫塑造成一个在枪战中打死一个鬼子都要心惊肉跳一下的小人物,因为在他看来,不可能人人都是英雄。一开始克里斯托弗·卡里并不觉得这部剧能拍多长,他自己导片还忙不过来,但他拍过样片之后,ABC的人告诉他:“如果你拍这个短片,我们就和你签五部片子的合约”。
克里斯托弗·卡里塑造高尼夫的方式让导演和编剧感到很吃惊,他们曾经一起研究过,是否接受这样一个“贪生怕死”的敢死队员。但克里斯托弗·卡里说:“你们得接受,因为那才是高涅夫,不可能每个人都是英雄,都是主角。”在《定时炸弹》的最后枪战中,高尼夫被击中了,克里斯托弗·卡里倒了下去。于是所有的人都跑了过来,导演问:‘你他妈的在干什么?’克里斯托弗·卡里说,‘就按平时给特写。’导演这么做了。战斗结束后,其他的敢死队员拥了过来,以为他被打死。可是克里斯托弗·卡里抬起头,说,‘完了?’这就是克里斯托弗·卡里队高尼夫充满灵感和即兴的小创造,因为他知道很多士兵都那么干。他的意思是,这是真实的。你被打中了所以你用不着继续打了。你可以假装死了,接下来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能活下来。”
在敢死队五名成员背景的设置中,酋长是唯一一个如白纸一样,编剧导演什么也没说过的,甚至连他入狱的罪名都没有提及。布兰登·布恩则认为酋长是因杀人罪而定罪——但他应该是无辜的,他想让酋长显得良心未泯,希望观众能感到他确实是被冤枉。演绎这个角色时,布兰登有意地加入了许多剧本上没有的东西,当酋长和加里森敢死队之间的情感纽带越见牢固时,这种演绎就更加明显。当导演说:“他们其实脑海里有詹姆斯·迪恩情结,起码在年轻那方面。”鲁迪·索拉里立刻接口道,‘哦,你不该那么说!’可是布兰登并没有受此影响,他在扮演酋长时再也没有在脑子里想过詹姆斯·迪恩的样子。
敢死队成员都被塑造成具有迥然不同的个性特征的角色,比如卡西诺鲁莽直率,戏子温文稳重,酋长则被塑造成寡言少语的年轻人。在剧集的开始几集中,演员一直努力表现出酋长和头儿贯穿始终、休戚与共的感情,时间流逝,加里森会不假思索地找酋长,而不是其他人,做他的后援。他们彼此的信任显然已经牢固建立,酋长对头儿总是心怀感激,因为有好几次加里森救了他。而《兵不厌诈》中头儿制服灰勒后将弹簧刀掷向酋长手边的镜头,编剧是希望借此体现头儿在某中程度上尊重酋长的走向,而且也预示着头儿对酋长在敢死队中的影响的看重。
酋长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布兰登在角色的肢体语言上倾注了巨大的心血,这对角色的可信度尤其是保持这份可信度非常重要了,他亲自设计一些打斗场面,不愿意要替身来代替,甚至替身拍过的他也要求导演剪掉。幸好导演Georg理解他并满足了他的要求。《死里逃生》时,仅仅一个凭窗而立的背影,布兰登反复要求重拍,而导演对此表示了支持和同意。
酋长的飞刀
酋长最有特色的一点是他的飞刀。一开始他们还不清楚飞刀究竟是从领口还是别的什么地方被突然拿出来,于是布兰登设计了一个臂章式装备,刀就插在上面,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一个弹簧装置滑落到手上。整个设计都是皮质的,紧紧捆在前臂上,通过皮带扣固定。他把设想告诉了道具部门,他们研究后给最终做出了一个和他设想的一摸一样的装备。
布兰登第一天将这个护腕系在手臂上被大家看到的时候,是一拍一个罗恩正拿着地图走向他的镜头,罗恩看见了他前臂上的东西,他打量了两遍——然后转过身看着导演:“你打算让他戴着这玩意?”他觉得这是他看过最啰里吧嗦的道具……“会影响整个镜头!这东西会支配整个镜头!”所以他就一直抱怨这个东西,一直抱怨到整个片子结束!而鲁迪则觉得不应该过分宣扬暴力,因为他正好有处于敏感年龄的孩子,所以他对那把刀提出过严肃认真的抗议,并专门跟布兰登进行过严肃的讨论。
关于这把刀的小笑话层出不穷,导演Georg说:“试着让酋长的飞刀发挥作用是件很有趣的事,我是说,他成了‘扔’刀的专家,但是这不意味着扔出去的刀总能落到预期之地。”
为了做到这一点,你要把刀放在一个弹弓上弹出去,不过它从来不曾遂你心意,指哪儿飞哪儿,要不就是直接掉地。酋长被弄得很沮丧:“你看我还要做多少次啊!”我回答,“只要击中目标就行!“
在《奇盗》中,酋长的刀扎在鬼子的后背,鬼子惨叫着掉进水中,罗恩于是悄声说:“感谢上帝那刀终于壮烈了!”换言之就是刀没了,他已经随着那坏人一起掉进了河里。而布兰登则在旁边饶有兴趣地开着玩笑:“放心,刀的供应源源不断。”
等到《加里森敢死队》放映之后获得了轰动,酋长成为最受欢迎的角色,布兰登在街上常常被人拦住,甚至拿着刀子塞在他手里让他表演飞刀绝技,他只好以刀子不称手来推托。
友谊
在电视中酋长和头儿之间有着特别的联系,在荧幕下的罗恩和布兰登的关系也很好,他们经常在一起喝酒,有时候戏子的演员也会参与到他们当中,更多的时候导演Georg会跟他们在一起,他们常常在酒吧里调笑罗恩: “得了,这是在酒吧,别摆你的头儿的臭架子了。
《加里森敢死队》有几位导演,Georg Fenady是其中之一,罗恩和布兰登对他印象深刻,他自己也觉得自己的特长在于点子多,很多精彩的故事都是来自他的灵感,比如他会说:“如果对罗恩哈珀来一次军事庭审会怎么样?”—于是就有了《死刑》,“假设某次任务完全失败了,如何?”—于是就有了《绝处求生》。
《冒死顶替》中高尼夫所坐的汽车遭到袭击,剧本写道,加里森冲出布景,扫倒几个德国人,继续前进,根本没去管高尼夫的生死。的确,有时候导演太过急进了,你没办法继续。罗恩就说:“我想你这里可以加个镜头,因为加里森真真切切地关心着他的部下。如果你看了《死里逃生》那集,就会知道他又多看重他们,决不会让人伤害他们。” 然后导演说,“来不及了,这段就在这儿结束。天都快亮了,哦看在上帝的份上,不用多加这个镜头,他不那么重要
于是罗恩又找了Georg,说:“加里森是否完全忽略高涅夫的生死对展示他的形象十分重要,我认为这里应该加一个镜头,比如放心的表情或其他什么。”而Georg在接下来的一集里把车弄翻了,他们出现在同样的场景中,他拍了那个镜头,剪辑时加了进去。
认真
所有的人对工作都很认真,在拍摄的时候往往会停下来读读剧本讨论一下角色是否会说出这样的话,做出那样的举动,保证连续剧中所有的角色忠于自身,也忠于生活。拍摄一开始的时候,谁都想当英雄,谁都想更多地露脸,但是像这样的常规阵容要求从全局出发思考,在短短一个小时内讲完一个故事,让每个人有所发挥,共同完成任务,后来他们达成了共识,很简单。随着剧情逐渐开展,他们每个人特长反而隐退幕后,真正显山露水的,是他们每个人的个性。布兰登不再在意扔不扔他的飞刀,卡西诺也不再强调自己是不是又漂漂亮亮的开了次保险柜。可能变化较少的是戏子,他精通多国语言,在去德国、法国等地方时免不了都要露一手。
罗恩在剧集中扮演加里森中尉,严肃而有权威,但是他在拍摄中的笑话也不少,比较经典的是他念念不忘想给鬼子来着空手道,所以导演总是大喊:“拜托!那时候没有空手道,你就给他一下子就行了。”
罗恩开枪的时候一定会眨眼睛,在片头里的那段,先是罗恩在坦克上开机枪,然后定格,下面出现字幕“主演:罗恩 Harper”,那时候他其实已经闭上眼睛转过头去了。基本上这就是他每次开枪的样子,闭上眼睛转过头。有一次拍摄一个射击的镜头,罗恩要在灌木后打掩护。他不断开枪开枪,大概20次里有一次他没有转过头闭上眼睛的。大家于十一日日的坐在那里,看着罗恩躲在开满鲜花的灌木丛后,开始机枪扫射,他眼睛眨得太厉害了,完全不知道那枪往哪里打……当他转过头去眯着眼睛,那枪被放低了结果盯着灌木丛一通狂扫。灌木丛剧烈地摇摆,鲜花四处散射,以出活生生的花朵大屠杀在众人面前上演。
终于罗恩用干涩的语调说:“我……刚刚……谋杀了鲜花……”
在第一集《兵不厌诈》中,敢死队驾驶坦克冲出铁路,加里森站在坦克顶端,50毫米口径的枪却一直在卡壳,但整个铁路站已经着火了,所以每次中尉的枪卡壳,导演都要叫:“cut! 灭火!把死了的群众演员都叫起来!回去回去!把每个人都叫走!重拍一次!”于是大家就重拍,但开个一两枪,那玩意就卡壳。来回拍了大概五六遍,那时已经是凌晨一二点了。
当再一次冲出大门的时候,枪居然又“抛锚”了,从坦克上掉了下来,当时罗恩 说:“这算什么事啊!我要学约翰·韦恩(著名美国西部片明星)把它捡起来!”他把它捡起来,扣动扳机,但枪又卡壳了。大家不得不停下来,替身和特技演员们都围过来说:“嘿,罗恩,那还算不错……枪卡壳也不错。如果他不卡壳,后坐力会把你掀下坦克,让你屁股着地结实的摔上一交!“
罗恩和布兰登都非常敬重西萨·丹诺瓦,他生性浪漫,见多识广,是一位气质出众的男子,是绅士中的绅士。西萨因为童年时代曾经生活在纳粹统治下的德国,所以非常厌恶纳粹,他说:“我曾经很厌恶看到纳粹制服,但片中我不得不穿着他们作为掩护。穿一次我厌恶一次。对我来说,这玩意是一切非人道和人类仇恨的象征。”他总是会用一些婉转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比如,他拍一幕戏时觉得不舒服,不想这么拍因为他不愿意拍了后被人丢臭鸡蛋,所以他会说:“如果我必须这么说这么站,鸡蛋会都朝我飞来!”
在拍摄《绝路求生》那一集头儿受伤的时候,罗恩越演越觉得自己身体不舒服,所以把头儿受伤后的虚弱表现得非常好,他为此还很高兴,开玩笑地说:“瞧我是个多好的演员,演什么像什么,演受伤的人就感觉要生病了。“那天他们拍摄结束之后和西萨一起回家,他还是觉得不舒服,西萨察觉之后建议他到自己家休息一会儿,洗个澡。两个人的家住的挺近,于是罗恩就去了,休息之后仍然觉得难受,只好去了医院,发现自己真的生病了。从这点小事中就能看出西萨对别人都很关心爱护。 ”
头儿、戏子、酋长在银屏内外都是能够一起开Party的好朋友,鲁迪经常也会加入进来,但克里斯托弗·卡里却因为个性和成长环境不同的缘故,跟他们离的比较远。同时克里斯托弗·卡里是一位舞台剧演员,他对表演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觉得头儿、戏子、酋长都是明星,而同是舞台剧演员的鲁迪和他是演员。银屏上卡西诺和高尼夫是最好的朋友,银屏下也一样,他们好的跟双胞胎兄弟一样。
默契
克里斯托弗·卡里对角色和对整个剧目都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好的演员是不应该抢戏的,要时刻注意不要演得过火了,还要知道和对手的互动。比如《兵不厌诈》头儿在制服灰勒后将刀甩出去扎在酋长身边,作为背景的克里斯托弗·卡里立刻作了一个表示震惊的表情来加强效果。时候罗恩也对克里斯托弗·卡里表示了感谢,因为这个表情恰如其分,很好地烘托了中尉。
有时候,克里斯托弗·卡里会跟最年轻的布兰登开玩笑,因为电视播出之后酋长就成为最红的红星,布兰登每天会开着豪华的劳斯莱斯来片场参加拍摄。克里斯托弗·卡里说:“只有司机才亲自开着劳斯莱斯。”这个玩笑让布兰登有些尴尬,他以后再没把豪华车开到片场来。
在拍摄的时候,五位主角在不知不觉中都会有竞争,连排在演员表的名字先后次序都会暗暗较劲,他们认为罗恩理所当然排在第一位,西萨戏份重,经验丰富,也理所当然地放在第二位,那么剩下的三个怎么排呢?这个问题不可避免地在他们心中盘旋,有些人会爆料克里斯托弗·卡里如何如何与布兰登有矛盾,但这些都没有影响拍摄时候的轻松气氛。
搞笑
有一天,当他们登上吉普准备拍戏的时候,忽然听到远处有人喊:“布兰登,电话!”
然后布兰登就说:“啊,别挂,等我一下,接个电话!”他跳出吉普车,跑上大概55码,然后问:“电话在哪里?”
别人莫名其妙低回答:“那里啊,怎么了?”
他说:“有人说我有个电话!”
“没人给你打电话!”
这种场景发生了四五六次。布兰登不断跳出吉普,跑很远去找电话。最后大家终于发现,一个小个子替身演员站在我们身后很远的地方叫唤:“布兰登·布恩!电话!”
布兰登追着他满场跑,而大家笑着正好解散休息。
还有一次,布兰登看到鲁迪来到自己的化妆间找自己聊天,就赶快拿着一个假电话放在耳朵上,假装忙着接电话的样子说个不停。鲁迪于是去找制片人,要求在自己化妆间里也装个电话:“布兰登的化妆间就有电话!”制片人立刻杀到布兰登那里大声喊:“谁给你装的电话?我们没那么多钱!” 布兰登笑着把假电话拿出来给他看,根本是没有连线的。
尼古拉斯·卡拉桑托 导演某一集的时候,有一个场景是要求敢死队员们爬过一片栅栏,导演喜欢把摄像机放在不同的角度,奇怪的角度,然后说:“‘好了伙计们,冲过篱笆吧!”大家于是开始朝栅栏跑过去,准备照导演的要求翻过去,可是没有一个能成功的,谁都爬不过去。一个接一个地停了下来。他实在很像一个动作片导演,会要求你一定要拍这个镜头,要求你拿出精力和力量来。最后大家还是爬得跟蜗牛似的。
导演叫了cut, 说:“不对不对!从头开始!你们要‘翻’过栏杆!懂了吗?加把劲!”结果没人提出“能不能用替身?“所以大家试了一次又一次,每次都爬到半途,失败重来。导演终于受不了了,说:“算了,我知道问题在哪儿了。”然后他叫来了替身们。那种栅栏是用链子连接起来的,那种细细的链子会勒到手指。那可是次惨痛的教训,告诉敢死队员们自己有多么不适合高强度运动,又有多么依赖替身们!
《绑架元帅》和《暗杀计划》中敢死队回到纽约执行任务,他们每个人都有开溜的机会,每个人都回到原先的生活中,高尼夫见到了他的妈妈,酋长见到他已经结婚的前女友。这两集追踪着他们每个人的小故事。每个人都有私事要做,但他们谁都不能开溜,谁也没有开溜。
而这两集中百老汇音乐剧舞台上极富影响力和感染力的著名演员之一理查德·凯利(Richard Kiley)来客串演出纽约黑帮头子Keeler的角色。导演Georg第一次和理查德·凯利见面的时候问了他一句很尴尬的话:“你的水平怎么样?”底下是死一般的寂静……理查德·凯利看着Georg,Georg莫名其妙地环顾四周,还在等着他的回答。
事后别人才告诉他:“你这个笨瓜!他身为百老汇著名演员已经两年了!”那时理查德·凯利刚刚因出演音乐剧《堂吉诃德》而在百老汇大放异彩。
《加里森敢死队》边播出边拍摄,刚播出的时候就受到了欢迎,很多观众前来探班。有时候,敢死队的五名成员会为这些观众表演节目,他们会分声部唱起一些情歌小合唱,歌声优美动听,温柔和谐,这种时刻在他们这个阳刚的组合中是不同寻常,却又是非常美好的。
终止的原因
很可惜,这部连续剧只拍了一季就被迫中止,中止的原因众说纷纭,布兰登告诉我们,因为那几年美国正处在越战期间,社会上反战情绪很严重,《加里森敢死队》因为表现了战争而被某议员在国会上提过名,所以不得不中止拍摄。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结束《加里森敢死队》的拍摄之后,大家暂时分离了,但是还是有合作的机会,比如布兰登和克里斯托弗·卡里就曾在此合作。那时候盛传他们俩是有矛盾的,但有一天克里斯托弗·卡里敲开布兰登房间的门,老朋友又在一起开心地笑了。
布兰登在《加里森敢死队》之后成为ABC力捧的红星,他因为酋长这个角色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包括金球奖最佳电视男主角的提名,青年人和孩子们特别崇拜他。但很遗憾他之后并没有特别红,他做了几次环球旅行,不久,他的经纪人死了。于是布兰登想,也许应该暂时停一停脚步,做些调整……

社会影响:

1980年,美国电视剧《加里森敢死队》被中国电视剧市场引进。它讲的是一拨监狱里的囚犯,在一个美军“干部”的带领下,深入德军敌后搞破坏的故事。
当时的年轻人偶像断档,看惯了《列宁在1918》的他们,第一次看到了来自美国的监狱“精英”,于是纷纷开始模仿。在美剧里,监狱从来都藏龙卧虎。从当初的《加里森敢死队》到如今的《越狱》,主角都来自监狱。
《加里森敢死队》让当时思想苦闷的中国待业青年,找到一些街头救世的要素。当时有媒体报道,有少年模仿电视剧里练习飞刀,有盗贼模仿连环盗窃,有学生模仿吸烟,喝酒模仿找帅,都是受了这部电视剧的影响 。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邓小平访美,签署了一揽子文化交流的项目。第二年,一部由中央电视台译制部引进的美国科幻连续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就突然出现在每周四晚8时的电视屏幕上。这部连续剧在美国反响并不热烈,但在中国却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全剧21集播出完毕之后,男主角麦克的太阳镜成为那个时代中国所有时尚青年必备的装束。
《加里森敢死队》作为中国第二部引进的美剧,于1980年10月开播,当时在每周六晚8时播放。但这部26集的美剧播完第16集后,便以黑底白字正告观众:本剧播放完毕。但是很多人都看出来,电视剧只播了一半。国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纷纷给中央电视台写信。这成了CCTV历史上的大事件。
停播20多年后,2003年8月出版的《中央电视台的第一与变迁》一书,给出了当初终止播放的答案:“这部26集连续剧播放一半时,被认为是一部打斗胡闹的纯娱乐片,没有多少艺术价值而停播。”
那个时候,城市积累的待业人口已经达到200万,这是这个国家建国以来,待业人数的最高点。城市累积了大批待业者,就业压力很大。北京市的一份调查说,部分青年经济困难,思想苦闷,悲观失望。大批青年无所事事,游荡在社会上,惹是生非,犯罪率上升,败坏社会风气。
社会学家的研究表明,当时治安问题的渊源,基本上都和1980年引进的那部美国电视剧有关。其实那两年,城市居民的娱乐有限,电视机还没有成为大众消费品,在城市里,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电视机数量不足10台。年轻人仅仅依靠电视机传播了一个敢死队的名字。
但这对于那些待业青年就已经足够了。那两年街上敢死称勇的流氓队伍不少,最有名的有唐山的菜刀队和湖南的斧头帮。前者直接导致了1983年严打运动的开始。

图书摘录:

一帮囚犯在西点军校毕业的加里森的带领下,深入纳粹敌后行动,以换取战后的大赦。

本文隐藏内容 登陆 后才可以浏览
衍生自1967年的一部走红影片《十二金刚》(The Dirty Dozen),影片的囚犯共12人,但剧情套路相同。
该片在80年代中推出三部续集。电影版的演员阵容相当强大,都是当年的银幕硬汉。(周黎明《西片碟中碟》)

评分细分
周黎明《西片碟中碟》的评分
前一篇文章加菲猫 Garfield
下一篇文章煤气灯下 Gaslight
一个人,一本书,一部电影,还是一段音乐 ♪ ♩ ♫ ♬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总有什么能触动你的心灵;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总有和你一样的人。
garrisons-gorillas《西片碟中碟》的简评:本剧曾在中国改革开放初的电视上播映,为当时单调的娱乐生活注入难得的活力。

你的评论可以尖锐,也可以湿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