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女主角(提名) 萨曼莎·莫顿
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男配角(提名) 杰曼·翰苏
第61届金球奖 电影类 最佳编剧(提名)
第61届金球奖 电影类 最佳原创歌曲(提名)
第4届美国电影学会奖 年度佳片

基本介绍:

《新美国梦》是由爱尔兰、英国、美国联合制片的105分钟剧情影片。该片由吉姆·谢里丹执导,帕迪·康斯戴恩、萨曼莎·莫顿、莎拉·伯格、爱玛·伯格、杰曼·翰苏等主演,于2002年9月13日在加拿大上映。
该片讲述了爱尔兰移民约翰尼和莎拉带着他们的两个女儿,心中对未来无限憧憬地来到美国后发生的故事。

英文简介:

A family of Irish immigrants adjust to life on the mean streets of Hell’s Kitchen while also grieving the death of a child.(详细剧情

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一个爱尔兰移民家庭适应了地狱厨房的穷街陋巷生活,同时也为一个孩子的死亡感到悲伤。

剧照欣赏:

媒体评价:

《新美国梦》描写特殊群体标本的时候,让人感受到的是生活中最本质、最难以改变的东西,隐藏在所有强大的表象后面,可以让每个不同生活经历的人都在不同的层面上体察根本的人生况味。
描写移民的电影很多。很少如同《新美国梦》的角度,关注的是素不相识的人群在陌生环境当中消融横亘的坚冰,同时生活朴实的细节被真实地呈现;但那感动人的暖流不是象大多数好莱坞家庭喜剧,依靠泛滥的煽情来放大人物的悲喜,而是借助于细节的仔细描绘来细腻地展现情感的发生。也许我们应该感谢导演和编剧,选择他们一家在20世纪80年代纽约的自身经历来构造剧本,因为只有真实才会如此充满力量。
电影对于生活艰难的处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生活一如既往呈现出各个侧面,贫穷、丧子之痛、辛劳、家庭的爱、邻居的友谊。叙述上的主观色彩浓厚,电影在表现初到美国时候面对的生活压力,其中的无奈辛酸之处多用举重若轻的幽默来化解,这不是笑中带泪,而是在风雨如晦中始终保持的对于彩虹再现的盼望。在约翰尼一家来到纽约的第一个节日,父母和两个孩子在附近的嘉年华会上,父亲约翰尼为给小女儿艾瑞尔赢得一个ET外星人的布偶的过程,在电影中足足有十几分钟的戏份。这看似平常的努力,充满了巨大的感情力量,他们在乎的并非是那一个小小的布偶玩具,而是想向自己向观看的人们表达,在不堪重负的生活中卑微甜美的希望是多么地重要。
马蒂奥与约翰尼在家里的那段对话,几乎是整个电影的点睛之笔,蕴含了许多滋味,关于爱、不放弃、互相扶助,人们正是在相互深入的感情撞击中走入风雨后的彩虹。
莎拉的饰演者萨曼莎所拥有的西方女演员罕见的安静微笑中让人心碎的气质使这个角色在沉静中散发出光辉,而她对于情绪转变处准确的把握非常细腻,是很优秀的表演。帕迪·康斯戴恩在该片中似乎被家庭中的其余三个女性角色遮盖了光芒。
《新美国梦》其实是很个人化的一段生活历史,除了人物内心丰富的心理层次,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只是目睹一个普通的爱尔兰家庭在美国的欢笑泪影。(《新电影》评)

图书摘录:

本文隐藏内容 登陆 后才可以浏览
述一个爱尔兰移民家庭和一个尼日利亚画家在纽约生活的故事。他们互相为邻,画家是愤青,喜欢咆哮如雷,爱尔兰人怀疑妻子跟他有一腿,某天当面质问。(周黎明《西片碟中碟》)

3 评论

  1. 本片获第7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男配角和原创剧本提名。又是一部美国梦影片,所不同的是,为什么要离开加拿大来到美国?影片没有做什么交代。没有对比,真难以让人想像出这就是你要的天堂吗?最让人不可接受的就是那个拿上全家房租去赌一个超级难看的做工粗糙的E.T.玩偶。这不是脑袋有病嘛?!

  2. 海报上,四个人注视着曼哈顿恢宏璀璨的大桥,伫立在夜色中。他们的背影是那样微不足道,但我们在乎的一直不都是那些最细微绵密的人心深处吗? 心中的那些爱、记忆、秘密、得到和失去在孩子天使般的笑容里升华。

你的评论可以尖锐,也可以湿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