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霜寒烈日 芬奇小镇

《星际穿越》上映的那个晚上,夜空像是一块被冻透了的玻璃,我走在下面,缩头缩脑地等着它发出龟裂的脆响。

可惜什么也没有发生,那一片墨蓝只是温柔地看着万家灯火,任由怀里的星星发出微弱的光。

想起来,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过满天繁星的景色了,就像没办法用准确的时间刻度来衡量成长一样,我们也说不清到底从哪一天开始不再抬头仰望了,身边有那么多饭局要赶,有那么多钱要赚,有那么多权力要抢,谁会在意天上还有没有星星。

在清凉的夜风中,顺着父亲的手指,奶声奶气地数着七颗北斗星——天枢、天璇、天机、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这样的记忆可曾重新浮现?

在梦中,抑或在电影里。

也许,我们握住不放的,不仅仅只是银幕里的优美幻象,还有心中的那一刻定格。

科幻从来都不只是人类的梦,它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世界观。

既然我之前大言不惭地告诉大家说我是看着科幻片长大的,那么排出心中的TOP10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特别说明:这个榜单只是我最喜欢最有纪念意义最符合我的个人口味的十部科幻电影,绝不是“最好的十部科幻电影”,绝不是“最推荐的科幻十部电影”,也绝不是“最不无聊的十部科幻电影”。

强调一遍:我不是在荐片。

这个榜单没有包括动画类作品,科幻题材作为二次元的主力,单列一张榜单毫无压力,就不要来这里添乱了。

另,鉴于时下对各种幻想作品的类型分辨不清是一种普遍现象,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在正文开始之前尽量简短地说一下如何区分不同类型,以免有人出现“为什么没有《指环王》”这种不必要的愤慨。

总体而言,我们现在经常接触到的幻想艺术大体有以下几类:

【神话】 这是历史最悠久的幻想类型,它的主要目的是解释自然及社会现象,主要特点是故事中有“神”存在。代表作品:希腊神话。

【传说】 由神话演变而来具有一定历史性的故事,未必会出现神,但是经常会有一些超自然的事物出现,比如吸血鬼,比如射落太阳。神话和传说经常出现交融的现象,比如刑天勇猛,死后还能继续战斗,那么他的对手就被安排成了神祗。代表作品:《白蛇传》。

【科幻】 在科学理论或技术的基础上所展开的想象,这里的“科”是“科学”的意思,再强调一遍,一定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百度百科“科学幻想”词条中简介部分的解释是极不准确且不负责任的)。科幻是一门关于“可能性”的艺术,科幻作品中所描述的情形不一定会发生,也不一定不会发生,它所表现的是“假如这些发生了将会怎样”。历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是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出版于1818年。很多人会感觉这个作者的名字有点熟悉,因为她的丈夫是写出了《西风颂》的英国著名诗人珀西·雪莱——“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魔幻】 建立在“魔法”之上的想象,这里的“魔”是“魔法”的意思,魔幻的历史也有年头了,可能起源于祭祀活动,用水晶球或者龟甲什么的预言未来,是远古时期祭司们经常做的事情,发展到后来出现了魔杖、飞毯、魔咒等一系列道具。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故事里出现有魔力的事物。有人认为魔幻是奇幻的一个分支,目前尚无定论,但并无不妥。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魔幻”与“魔幻现实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两者之间没有关系。代表作:J·K·罗琳《哈利波特》系列。

【奇幻】 广义的奇幻包含一切没有科学依据的想象,因为奇幻一词是从英语“fantasy”翻译而来的,这里的“奇”本意是“奇异”,所以这种说法并无不妥,但略显宽泛。狭义上奇幻的主要特点是有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区别的没有科学依据的幻想世界(比如“中土世界”),或者是在现实社会中加入超自然因素(比如有些人或是所有人都可以不必遵守自然规律,比如存在长生不老药),总而言之,作品有一个独立的世界观。奇幻作为一个艺术类型的具体划分目前尚无定论,上述说法是我比较认同的一种,仅供大家参考。代表作:托尔金《魔戒》系列。

【玄幻】 中国特产,以修真、悟道为主要特色,“玄”的本意指“玄学”,这个词的第一次出现是在1988年香港“聚贤馆”出版的小说《月魔》的序言中:“一个集玄学、科学和文学于一身的崭新品种宣告诞生了,这个小说品种我们称之为‘玄幻’小说。”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这个类型似乎跟真正的玄学联系越来越少(其实原本就不多),玄学逐渐沦为噱头。代表作:黄易《月魔》。

【童话】 通过丰富的幻想和夸张、象征、拟人的手法塑造形象,以适宜于儿童阅读的作品。简而言之,是写给儿童看的。代表作品:安徒生《海的女儿》。

大概大家会经常遇到的就是上面几种类型啦,想全面覆盖其他所有的不太现实,也没有必要,简单了解即可。

咳咳,跳过了上一段的大家注意看这里看这里——

Now,here we go!

上一则

10. 《异形》系列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异形是宇宙中最恐怖的生命体。这个潜藏在无边黑暗中的怪物有着可以唤起人类恐惧的一切特征:肮脏、嗜血、灵敏、强壮、无声无息、存在于认知以外。

没有人会忘记异形开膛破肚钻出人体的那一幕,这大概是寄生类外星生物第一次出现在大银幕上,想想你的肚子里孕育着这么一个东西,你们有什么理由停止尖叫呢?

当然,如果它只单纯的是一部成功的恐怖片的话,即使是被一些人认为是史上最好的恐怖片,恐怕也不会进入这个榜单。也许连制片商自己当初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创举——由四位这个时代最具风格化的导演共同完成一个系列:1979年的雷德利·斯科特,1986年的詹姆斯·卡梅隆,1992年的大卫·芬奇,还有1997年的让-皮埃尔·热内,四位注定会被后世称为大师的导演用二十年时间构筑了一个来自宇宙深处的恐怖传说。

好吧,这么说有点吹捧的嫌疑了,毕竟《异形3》一直以来饱受争议,大卫·芬奇甚至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闹得水火不容,拒绝承认这是自己的作品。

要知道这可是大卫·芬奇的处女作啊,这得有多恨……

我们无法得知如果导演的想法完全被注入到这部电影里会是什么效果,不过即使仅从现在的成片来看,也能对他想要实现的构思有所推测。

在荒凉破旧的监狱里,曾犯下过各种残忍罪行的恶棍们和英雄一起,和如神一般无法捉摸无法战胜的对手进行殊死搏斗。大卫·芬奇用一个充满了宗教意味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藏于人性之中的主题——“牺牲”。

在罪案中探讨宗教主题是大卫·芬奇最喜爱的手法,但是这一次正是他强烈的个人风格(准确地说是强烈而残缺的个人风格)给他带来了非议,浓厚的“说教风”并没有像《七宗罪》一样得到大家的认可。相比较而言,《异形4》就采用了一种更聪明的办法,让-皮埃尔·热内用一个可以贯通一切的主题——“爱”,在这个原本冰寒恐怖的系列里注入了一丝温暖。

当然,宣扬爱不等于撒狗血,这个后来创作出名作《天使爱美丽》的法国导演巧妙地用“母性”将人类和寄生者从感情上联系在一起,虽然这么听上去可能会隐约地感觉哪里不对,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它真的是你孕育出来的——无论它是异形还是其他什么——你们之间也许都会有一种奇妙的关联。

“母爱”这个词有没有可能拥有更广泛的意义呢?

这样的讨论本身就是科幻作品无可替代的价值。

你以为这就完了?

作为一个法国人,让-皮埃尔·热内被好莱坞称为鬼才是有原因的。在这部给美国人的“见面礼”中,他通过对生化人考尔的塑造,引出了一个更深邃的问题——

人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科幻史上的经典问题,但导演的聪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去跟风讨论“他们和真正的人类相比有何相似”,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和人类已经如此相似的他们和真正的人类相比还有何不同”。

有何不同?

当身为变异克隆体的女主角得知她的朋友是生化人时,她说,“原来你是生化人,难怪了,我想怎么会有这么完美的人类。”

当然,这个问题在这一部电影里不是主题,也许只是导演兴之所至而添加的调味品。而当2012年异形的前传《普罗米修斯》上映时,人们发现,《异形》系列的开创者雷德利斯科特接过了这颗火种,将“人的起源和本质”提高到了主题的位置。

普罗米修斯从神那里盗取了天火,他为此受到了永世的惩罚——每天都有一只巨鹰啄食他的肝脏,第二天肝脏复原如初重受其苦,日复一日不得解脱。雷德利斯科特在解释片名时说,火是人类最早掌握的一种技术,因为得到了这种技术,人类被“以一种永恒的可怕方式”所惩罚。

由于《普罗米修斯》只是一个拥有完整故事的三部曲的第一部,我们现在还无法完全看到导演想展示给我们的世界。仅从第一部来看,人类被设定为起源于名为“工程师”的外星物种。工程师为了消灭人类而培育出了异形,不料却遭到了反噬。但是最终异形还是找到了人类,并成为了人类永远的梦魇。

从现有的剧情来看,生化人作为人类的创造物,却在异形入侵人类的过程中扮演了一种极其暧昧的角色,所以我们有理由猜想,雷德利·斯科特想要通过《普罗米修斯》三部曲所表达的,很可能不仅仅是在一个已有的故事框架内探讨“人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试图通过展现创造者与被创造者之间回环往复的关系,来揭示出生命进化的法则: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

很不幸,人类作为苍茫宇宙中的一个普通物种,必有一天会成为旧事物,当那一天来临,即使替代者潜藏在宇宙深处的一艘运输船上,人类也没办法阻止它的步伐。这是人类的宿命,也是异形这个形象令人恐怖的根源所在。

上一则

你的评论可以尖锐,也可以湿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