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怒火青春》是一部由马修·卡索维茨自编自导,文森·卡索、萨伊德·塔格马奥、哈勃·孔黛主演的剧情片,于1995年5月31日上映。
该片是一部24小时的实录电影,讲述了三个生活在巴黎底层的青年与警察之间冲突不断、愤怒躁动的故事。

英文简介:

24 hours in the lives of three young men in the French suburbs the day after a violent riot.

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一场暴乱发生后的第二天,三名年轻男子在法国郊区24小时的生活。

获奖记录:

1995年欧洲电影奖最佳青年电影奖
1995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1996年恺撒奖最佳制片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剪辑奖

剧照欣赏:

电影故事:

巴黎郊区,问题少年艾伯特在一次警察局的审讯中被警员拷打至重伤,奄奄一息的他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痛苦不堪。某夜,在他生活的郊区发生暴乱,混乱中一名警察的枪丢失了。而艾伯特的一个朋友文斯拣到了枪。文斯和他的两个死党赛德和休伯特正无所事事,这下有了刺激的玩意儿正好消磨时光。文斯发誓,如果艾伯特有个三长两短,他一定要亲手杀死一个警察替兄弟报仇。一个阿拉伯人、一个犹太人、一个黑人,三个边缘少年从此走上了愤世不

本文隐藏内容 登陆 后才可以浏览

权威点评:

本片的风格凌厉,充满了新时代的暴力美学精神。人物性格可信而栩栩如生,演员的表演也十分出色。本片最令人震惊的恐怕不是作品中极具冲击力的动作,而是一种另类的记录,一种对暴力社会的暴力写真,对残酷现实的残酷重现。影片中所有的角色都没有重新起名字,而沿用了演员自己的真实姓名。同时,为了更加深刻地体现现实主义精神,全片采用了黑白影像效果,而将易于煽动情绪的悦目色彩弃之不用。影片就像是一个寓言,表达了美国文化对法国社会迷人却有害的深刻影响。由于马蒂厄·卡索维茨作品的风格鲜明,他也被称作“白人的斯派

本文隐藏内容 登陆 后才可以浏览

媒体评价:

《怒火青春》看上去像是一部美国影片,主演看起来也有罗伯特·德尼罗式的狂暴和愤怒——不过这些都是错觉,它其实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法国电影。影片表现了导演对种族歧视和种族对抗题材的重视,在少年的惶惑和愤怒之中,把一种社会失控的现象真实地描述出来,影片的黑白画面和摇晃的手持摄影纪实镜头,让影片的三个主角的命运具有了宿命般的悲剧意味,很好地渲染了混乱的社会环境和青年人动荡的精神世界,该片因其震撼人心的力量,被视为“沉暴黑暗的种族仇恨与青年压抑无所措的命运指针”(南方都市报、时光网评) 。

《怒火青春》因为复杂性而备受推崇,它为每个人都准备了些东西。它是一部关乎兄弟情义的惊悚艺术电影,节奏紧凑,大胆快速的镜头移动,实地拍摄,还有当代音乐,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部跟电视新闻一样及时呈现法国郊区紧张状况的电影,影片生动,鲜活,历历在目,用一次新的演绎将通常被法国人抹去的文化印记重新融合在了一起(《电影世界》评)。

幕后花絮:

  • 片中主人公在浴室镜子前面耍狠的场面实际上是由两名演员面对着面,相互模仿彼此而制造出来的效果。
  • 影片是作为彩色片拍摄的,但通过后期制作洗成了黑白片。
  • 马修·卡索维茨将个人参与过示威活动的经历融入到影片当中,他和他的父亲彼得都在影片中参与了演出。
  • 影片主要的拍摄地点是在大巴黎郊区的尚特卢莱维涅市。
  • 影片中使用了一些真实的影像资料,来自于1986到96年期间发生的暴动事件。
  • 法国硬核说唱组合Assassin负责配音。Assassin还在镜头前登场,这场戏中播放的《Nique La Police》这首歌曲就是他们的作品。
  • 弗朗索瓦·莱万塔饰演的角色外号“Astérix”,这个名字来自《阿斯泰利克斯历险记》,在英文国际版中,这个名字改成了“史努比” 。

幕后制作:

创作灵感
1993年4月6日,一名年轻的扎伊尔人在被警方拘留期间被近距离射杀,原因只是他的言语惹恼了警察,警方在威胁他的时候枪意外走火。在他被射杀的当天卡索维茨就开始了该片剧本的创作。他还受到另一起事件的启发,1968年,22岁的学生Malik Oussekine被防暴警察殴打致死,而这名学生并没有参与当时的示威活动。

图书摘录:

本文隐藏内容 登陆 后才可以浏览
部讲法国“新世代”的作品,如同《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样,富有青春期的不安和骚动气息。三个青年个阿拉伯人、一个非洲人、一个犹太人一无所事事度过一天,从乏味的郊区到巴黎,最终跟警察发生冲突。影片反映了在种族混杂的地方,友谊跨越种族要比跨越阶级更容易。影片中的世界非常美国化,也许他们模仿美国青年的举动是对法国主流社会的一种抵抗。(周黎明《西片碟中碟》)

评分细分
《西片碟中碟》的评分
前一篇文章广岛之恋
下一篇文章一个女人身份的证明
28岁时就凭《怒火青春》摘得戛纳最佳导演的马修·卡索维茨堪称年少恣意,是命运宠儿。一度被认为是法国新世纪电影最有希望的棋手,但之后似乎在好莱坞的诱惑中迷失了方向。此外马修·卡索维茨还是一名成功的演员,2005年与奥黛丽·塔图一起主演的影片《天使爱美丽》为他他的演员生涯上留下了光彩的一笔。
the-hate《西片碟中碟》的简评:导演明显有效仿斯派克·李的企图,本片是他的第二部作品,也是将他带入名导行列的成名作,在戛纳影展夺得最佳导演奖并赢得凯撒奖最佳电影的桂冠。

4 评论

  1. 看似漫不经心的生活片段,因与急速下坠的社会紧紧捆绑而无比厚重。倘若有人有资格说青春是残酷的,那便是如此了:边缘群体,在最光鲜的年龄既没有希望也没有归属,正是因为精力过剩,才无比刻骨地感受着自我的渺小与能力的不足。极大的悲哀:当空虚与卑微早早贯穿了人生,也便感受不到绝望与痛苦。

  2. 他们生活在巴黎郊区,生活穷困,没有工作,无所事事,没有未来,只有疯狂燃烧的青春之火,在黑白的影像里恣意喷薄。
    可我们呢,也是没有工作没有未来消耗着青春,我们又是怎样度过的?

  3. 卡索维茨不仅淋漓尽致地呈现了青春的迷惘、躁动与狂怒,还将巴黎贫民区少数族裔的生境展露在银幕上。摇移长镜、跟拍、遥控飞机航拍、滑动变焦等手法的运用接近于炫技程度。文森特·卡索的表演极为鲜活。伪镜对称替身镜头致敬[出租车司机]。街头奶牛,赶火车提裤子,jusqu’ici tout va bien.(9.0/10)

  4. 旺盛分泌的荷尔蒙到处发泄的小年青,这三人也许代表一群人,在贫穷、混乱、充斥着歧视、偏尖、愤怒和暴力的年代,也就无所谓了,没人会关心你。结尾太震撼!PS:警察局里的情景大有我天朝之风。法国警察也真是的,一群战五渣而已,要是在我大天朝,分分钟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做和谐。8.2

你的评论可以尖锐,也可以湿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