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超级大玩家》是由罗伯特·奥特曼执导的喜剧惊悚片,蒂姆·罗宾斯、胡比·戈德堡等参加演出。该片讲述了格里芬·米尔不择手段,终于成为了公司的总裁,还骗取了女友欢心的故事。

获奖情况:

第65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导演(提名) 罗伯特·奥特曼
第65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迈克尔·托尔金
第65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剪辑(提名) Geraldine Peroni
第45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 罗伯特·奥特曼
第4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电影奖 最佳影片(提名)

英文简介:

A Hollywood studio executive is being sent death threats by a writer whose script he rejected, but which one?

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一位好莱坞制片公司的高管被一位剧本被他拒绝的作家发出了死亡威胁,但是哪一位呢?

获奖记录:

1993年金球奖最佳电影奖(喜剧/音乐类)、最佳男演员奖 1993年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 1992年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导演奖 1992年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

剧照欣赏:

最火台词:

Griffin Mill: I was just thinking what an interesting concept it is to eliminate the writer from the artistic process. If we could just get rid of these actors and directors, maybe we’ve got something here.

全部台词

电影故事:

葛利夫·米尔是电影公司的制片,他在事业上开始受到迅速窜红的拉瑞·利弗的威胁。在收到一系列匿名恐吓信之后,葛利夫找到了编剧戴维·卡奈——他认为就是这个人捣的鬼。两人争论,不欢而散。之后,葛利夫一面努力支撑自己的事业,为新片计划而忙碌;一面继续整治卡奈直到逼死他,但葛利夫忽然发现自己爱上了卡奈的女朋友。葛利夫的新片终于大获成功,又抱得美人归。正当一切春风得意时,恐吓信又突然出现了……

本文隐藏内容 登陆 后才可以浏览

图书摘录:

本文隐藏内容 登陆 后才可以浏览
露好莱坞内幕的黑色喜剧,有65位明星客串小配角,有典型的奥尔特曼式盘根错节、枝盛叶茂的情节,还有很多的业内笑活。剧情讲述一个年轻的电影公司高级主管,因为平时尖酸刻薄,遭到一名被他怠慢的编剧的威胁,最后走上杀人之路。(周黎明《西片碟中碟》)

评分细分
《西片碟中碟》的评分
前一篇文章道林·格雷的画像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下一篇文章极地特快 The Polar Express
 罗伯特·奥特曼多年来的创作一直保持着高度的个人风格,他对声音的细致处理和大胆实验,如同时展示多个对话并有意让其交叉、重叠,已成为他影片的标志性元素。
the-player《西片碟中碟》的简评:影片生动地反映了好莱坞口是心非、出尔反尔、尔虞我诈的特色。影片以一个八分钟的长镜头开始,但高超的地方远远不止这一处。

3 评论

  1. 3.5。稍微过誉,人物有些脸谱化,但是一些几组对话重叠交错同时进行的场景还是拍的很出色。看奥尔特曼的纪录片,提到他早年曾经因为痴迷于让演员同时念白,而被制片公司开除过。我得说这片里刻画的那种编剧和导演追着制片人进行一分钟电梯pitch的情况还是挺真的。遇到过几回这样的情况,真是尴尬又憋屈,不知为何还总是在这种时刻感到尿意盎然……我始终也想不通,在几十秒内一个剧本的内核是如何表达清楚的,都说这是要打进好莱坞的初出编剧的必备技能,但也许只有漫威类电影才能做到这点。也遇到过一些美国编剧和制片人,身上散发的那种嚣张进攻性让人望而却步,大概因为如此在好莱坞才会只有和他们气质和思路相符的那些电影大行其道,而另一些类型则永远入不了他们的眼。从这角度看,奥尔特曼对这个行业的厌恶与不屑也是很完整的表达出来了。

  2. 前半段写实,后半段剧情,看到Tim Robbins那张脸总是自动代入越狱剧情。。。囧。对好莱坞制片业的讽刺挺有趣,玩的究竟是电影还是电影人?客串配置太华丽了啊,还有很多好片没看过,得加油恶补了!

  3. 真正的Reality是:好莱坞在92年从五万个电话中千挑万选了一个叫“大玩家”的本子,导演从来不商业,制片人也没涉案,更不是幸福结局,却获了大奖。……这就是以电影形式自我反讽揭弊电影圈的循环悖论――如果问题属实,那本片为何会被允许问世?火热新闻表明:真要控诉制片,跳出圈外发推特!

你的评论可以尖锐,也可以湿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