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鉴赏:

本片是1980年代英国“文化反思电影”的一部佳作,也是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典范之作,公映后备受影评家的赞誉,英美报刊甚至称其为“战后几十年来最有英国特点的影片”。

英国电影也像其他西方国家的电影一样,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受了反传统浪潮的猛烈冲击。这一时期英国电影的基调就是彻底否定传统,大反现存秩序。进入80年代后西方电影明显出现了一股“回归”热,但80年代的回归并不是完全回归到旧传统上去,而是在表现旧传统时对其进行反思,根据今天的标准对其褒贬臧否,这就是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英国的“文化反思电影”即是这总的“回归”热潮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谓“文化反思”,就是指以现代的观点对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的道德价值观、传统的生活习俗等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历史上的英国相当保守、传统势力极强,这主要表现在社会制度僵化、阶级壁垒森严、道德价值观念虚伪等方面,这些都和今天的社会现状、今天的价值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对比。80年代的英国电影工作者从这种反差和对比中找到了自己的创作视角,陆续推出了一大批深受观众欢迎的文化反思电影,其佼佼者有《甘地》(1982)、《热与尘》(1983)、《印度之行》(1984)、《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85)等。本片是这股潮流中比较早、也是各方面都比较成功的一部代表作。影片是根据1969年出版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的,原著讲述的是百余年前英国一对社会地位悬殊的恋人间的感情纠葛,在讲故事的同时不断有个现代人以现代的思想准绳去评论男女主人公的言行。这样做完全符合文学的特性,但原封不动地搬上银幕却可能令人生厌。许多著名导演对此都望而却步,本片编导品特和赖兹却巧妙地以片中片的方式妥善解决了这一问题。品特把这个现代人的旁白改成了现代人的形象,即让现代的电影演员安娜和迈克分别去扮演历史故事中的萨拉和查尔斯,品特在表述这个百余年前的故事时寓意深刻地穿插了安娜和迈克在拍摄影片期间的一段恋情。赖兹以娴熟的导演技巧将两段爱情交织在一起,两相观照,处处加以对比,两个时代迥异的社会环境和道德价值观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差。这样,观众便能更清楚地意识到英国旧有的社会结构和道德价值观是多么的荒谬不合理。影片虽然在结构和情节上与原著有相当的差异,但它却忠实地抓住了原著的精神实质。这种不靠抽象的说教而靠形象的故事阐述主题的手法更受观众欢迎,更符合电影的表

本文隐藏内容 登陆 后才可以浏览

在本片中,编导是通过萨拉这个艺术形象来阐扬自己的思想的。萨拉是维多利亚时代一位农民的女儿,她受过教育,爱好绘画,但她的社会地位不允许她施展她的艺术才华,不允许她有爱和思考的自由。像她这种地位的女人,要么嫁给农民生孩子,要么流落大城市当妓女,除此在那个时代是没有别的路可走的。萨拉抗拒命运的安排,爱过一个遇海难的法国中尉,但当她发现那中尉不值得她爱时又毅然断绝了与他的往来。她常常独自到防波堤的尽头远眺浩渺的大海,以此抒发自己抑郁的心情。然而在那个封建保守的村镇,人们却认为她还在想念那个“抛弃”了她的风流法国佬,并因此蔑称她为“法国中尉的女人”。她对此并不在乎,依然我行我素,笑骂由人。查尔斯为她的气质和美貌所征服,不顾上层社会亲朋好友的反对,作出巨大的牺牲,解除了与富家女欧内斯蒂娜的婚约准备娶她,她却不辞而别,神秘地失踪了。查尔斯踏破铁鞋无觅处,然而三年后萨拉却主动和他建立了联系。萨拉的行为看似神秘莫测、难以理喻,其实她是很有个性的。她不愿做男人的附属品,不愿让自己的命运捏在他人手中。她委身于查尔斯是因为真心爱他,她并不要求他回报,不以自己的贞操换取经济上的好处。相反,为了不破坏他与欧内斯蒂娜的婚姻关系,不损害他的社会名誉,她才不辞而别。后来萨拉又主动与他断线重续,是因为此时她已做了家庭教师,雇主给予她充分的行动自由,她有了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生活,找到了自我,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抱负,只有在这时,她才愿意在平等的基础上与查尔斯来往。不难看出,萨拉的人生观是超越了她那个时代的,她具有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她的社会地位与她的人生观之间的强烈反差以及她的思想观念在时代上的错位为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不仅她周围的人反对她、咒骂她,甚至连查尔斯也难以理解她。查尔斯自己可以说已走在时代的前面,他信奉达尔文主义,思想开明,蔑视社会上的种种陈腐观念并敢于与这抗争;然而他也捉摸不透萨拉,被萨拉的变幻无常搞得目瞪口呆、狼狈不堪。欧内斯蒂娜在影片中是作为萨拉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她不仅是大家闺秀,而且是维多利亚时代合乎体统的妇女的代表。和她结婚,意味着建立一个规范的上流社会家庭,过一种富裕然而却是平庸而死气沉沉的生活。萨拉的出现改变了查尔斯的一切,她虽然贫穷,地位低下,名声不好,但她赋有艺术气质,不乏反抗精神,并且很富于浪漫色彩。与她相比,欧内斯蒂娜便立显肤浅、僵化、凡俗。从深层意识上来说,萨拉无疑更符合查尔斯的理想,他情不自禁地渐渐被她俘获,即便身败名裂亦在所不惜。

这段浪漫史的结局,原小说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尾。一个是查尔斯为爱情宽恕了萨拉对他的伤害;一个是他离开了她,因为他接受不了她的独立人格意识,接受不了她可以和他同居但不结婚的“古怪”念头。品特在改编剧本时又一次展现了他超凡的艺术功力,他对维多利亚时代的爱情故事采用了第一个结尾:这对恋人坐在一条小船上,穿过一个黑暗的桥洞,驶向开阔而阳光灿烂的平静湖面;而对现代故事中的婚外恋,他却采用了第二个结尾(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最后的结局却是相同的)。品特构思的现代恋爱故事不仅为“文化反思”提供了参照系,而且增强了影片的张力,使影片更富有戏剧性。萨拉那超越时代的个性,无论对查尔斯还是对迈克都极具魅力。迈克喜欢安娜自不待言,他在扮演查尔斯追求萨拉时,又逐渐把安娜认同于萨拉,因为她们确实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对于迈克的假戏真做,安娜也一度沉迷于这种浪漫的情调之中。但她始终比较清醒,戏一演完,她就回到了现实之中。她明白她不能永远扮演萨拉,她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迈克的妻子和自己的丈夫)的痛苦之上,她必须从这理不清的婚外恋中及时抽身,正常地过自己的生活。因此,她在为庆祝影片拍完而举办的联欢会上对他若即若离,并且未等及联欢会曲终人散便与丈夫乘车离去。迈克四处寻她不着,只看见她的车消失在门外,情急之中他脱口而出:“萨拉!”这最后的呼喊的确是品特的神来之笔,它形象地表明,在迈克心目中,安娜和萨拉早已浑然一体。

本片的画面造型也是非常有特色的,赖兹调动电影手段把社会环境形象化,把自然景色情绪化,用视觉语言强化了影片的主题。如萨拉在莱姆镇时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这时她的形象是抑郁的,她常常穿黑色或深色衣服,她还时常孑然一身独处于灰蒙蒙的海边或幽暗的谷仓和树林中。她的对立面欧内斯蒂娜,作为上流社会的闺秀,则总是与阳光明媚的房间和色彩鲜艳的服饰相连。到最后,当萨拉终于得以在社会上自立时,她所在的环境和她的衣饰全都变得明亮起来。又如影片一开始,萨拉身着黑衣独自站立于远远伸入大海的防波堤上,这时四周波涛汹涌,狂风怒号,这隐含着她此时的险恶处境和她对命运的反抗精神;影片结束时,她与查尔斯泛舟于宁静的碧波之中,暗示她历经磨难之后,终于实现了理想。此外,赖兹在影片中对镜子也赋予了一定的涵义。从广义说,影片中两个不同时代的爱情故事便是互为镜子,两相观照,折射反衬出各自时代的特征。从狭义说,镜子每次在片中出现都与剧情密切相关,具有隐喻的力量。如影片结尾时安娜在化妆室卸妆并等待迈克,她久久凝视着镜中的自己,随后又望望她扮演萨拉时用的发套,最后又盯视着镜中自己的映象。就在这一刻,她决定不再与迈克晤谈,而直接与丈夫一起离开此地。她从镜子里看到的是自己的映象,而不是实实在在的她;同样,迈克心目中的她也只是萨拉的影子,而不是真正的她,她不能再欺骗迈克也欺骗自己了。赖兹在这里用镜子将安娜的内心活动加以外化,形象地交待了安娜离去的动因。但是这种交待又不是直露而一览无余的,它需要观众反复去琢磨,细细地去体味。其实,整部影片又何尝不是这样?初看似觉平淡乏味,但你越琢磨越觉得它意蕴无穷。

(谷时宇)

1
2
3
评分细分
《西片碟中碟》的评分
前一篇文章法国贩毒网 The French Connection
下一篇文章亡命天涯 The Fugitive
Karel Reisz (21 July 1926 – 25 November 2002) was a British filmmaker who was active in post–World War II Britain, and one of the pioneers of the new realist strain in British cinema during the 1950s and 1960s.
the-french-lieutenants-woman《西片碟中碟》的简评:戏里戏外的两段爱情透过出色的演技和气氛十足的摄影、剪接进行互动,相当耐人寻味。香港片《胭脂扣》的结构明显受此影响。

2 评论

  1. 觉得豆瓣有缪赞倾向。一句话总结:心病要由心理手法来展现。表动不动就扯女权。 PS.最美的一幕,其实就是片尾的怅然若失。男人永远都不能懂女人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2. 这是一部很纯粹的爱情电影,它虽然也讲风俗讲道德,但归根结底是讲男女心中的那份取舍对于爱情的结局的影响。导演将原著变为“戏中戏”,又交织着“戏中戏”的演员的感情纠葛,既做到了不同选择的对比,又显得自然和熨帖。制作电影的人同样是可以被“观看”的,电影的那种魅力一下子就彰显出来了。

你的评论可以尖锐,也可以湿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