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千寻推荐语:

#时光倒流#
尤其喜欢电影歌曲,因为有故事背景的歌曲有立体感。施瓦辛格的这个动作片现在看来依然很过瘾,但这首歌很适合婚礼上播放。
所谓欧风美雨,莱坞商业大片和英文歌曲那个时候长驱直入。不瞒您说,鄙人很早就开始崇洋媚外,虽然欧美女人我目前就发现苏菲玛索一个是美女,但没人能否认资本主义国家的电影音乐和国内的差距。

如风的日子,如风的音乐……听到这首歌顿时血液倒流。
按惯例,别人说过的我就通通不说了,这样导致了我的评论有时不严谨。

资料:

国内乐迷对Starship最熟悉的莫过於80年代中期Starship所带来的冠军曲,分别为1985年专辑「Knee Deep in the Hoopla」的 “We Built This City”,”Sara”,以及1987年的「No Protection」的葛莱美得奖曲 “Nothing’s Gonna Stop Us Now”,然而在获得商业性的成功之余,他们这30多年来为乐坛所带来的音乐文化 – 迷幻摇滚精神(psychedelic rock spirit) 更是他们最为成功的时代功绩。

杰斐逊飞机(The Jefferson Airplane)乐队

“杰斐逊飞机”乐队是由男歌手马特•巴林(MartyBalin)于1965年建立起来的摇滚乐队,共6人。起先他们在俱乐部演奏一些民谣摇滚和披头士的歌曲,后来与RCA唱片公司签约,发行专辑《杰斐逊飞机起飞》(Jefferson Airplane Takes Off ,1966)但销路不佳。
不久,他们采用了迷幻摇滚风格,与吸毒文化相联系,而且由于吸收了一位女歌手格瑞斯•斯利克(GraceSlick,1939年出生),情况才发生了变化。1967年,他们的第二张专辑《超现实主义枕头》(SurrealisticPillow)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因此,”杰斐逊飞机”被称为嬉皮士时代”旧金山声音”最主要的代表,成了美国最负盛名的摇滚团体之一。”杰斐逊飞机”随后发行的迷幻摇滚专辑,如《万物之冠》(Crown OfCreation,1968)、《志愿者》(Volunteers,1969)、《吠叫》(Bark,1971)等,也都很受欢迎。虽然其中没有一首单曲进入”最佳十首”,但对旧金山很多乐队来说,这是很寻常的。他们不在乎排行榜,甚至有的还把”上榜”看作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
70年代初,”杰斐逊飞机”的人员又有变动,其骨干除斯利克外,还有保罗•坎特纳(Paul Kantner)。他们改名为”杰斐逊(星际)飞船”(JeffersonStarship)。1975年巴林(”杰斐逊飞机”的创立人,后离队)回到乐队。过了三年,巴林和斯利克都退出”杰斐逊飞船”(斯利克于1982年重新加入),乐队风格转向硬摇滚。最初的老队员中只剩下坎特纳一人。最后,连坎特纳也离开了,根据他的诉讼结果,乐队被要求去掉名称中“杰斐逊”,改名为”(星际)飞船”(Star Ship)。尽管如此,”飞船”于80年代后期仍不时地取得成功。

你的评论可以尖锐,也可以湿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