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细细的红线》根据美国作家詹姆斯·琼斯的同名小说改编,由泰伦斯·马力克执导,西恩·潘、伊莱亚斯·科泰斯、詹姆斯·卡维泽、本·卓别林、尼克·诺特、艾德里安·布洛迪等主演的战争电影。
该片讲述在1942年到1943年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期间一个名为“查理斯火炮连”的战争故事,于1999年1月15日在美国上映。

英文简介:

Adaptation of James Jones’ autobiographical 1962 novel, focusing on the conflict at Guadalcanal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谷歌翻译,仅供参考


詹姆斯·琼斯自传1962小说改编,聚焦二战期间瓜达尔运河的冲突。

获奖记录:

1999年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提名
1998年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导演奖
1999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最火台词:

Private Edward P. Train: [narration] This great evil, where’s it come from? How’d it steal into the world? What seed, what root did it grow from? Who’s doing this? Who’s killing us, robbing us of life and light, mocking us with the sight of what we might’ve known? Does our ruin benefit the earth, does it help the grass to grow, the sun to shine? Is this darkness in you, too? Have you passed through this night?

全部台词

电影故事:

1942年,瓜达尔卡纳尔岛。美军登陆并想从日军手里夺回它。他们打算越过一个日军重兵把守的小山丘时伤亡惨重。中校塔尔坚持必须占领山丘,但上尉罗斯塔尔担心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拒绝执行命令。后来,一个小分队迂回到敌人侧面,攻下了山丘。塔尔中校大喜,宣布大家可以休假一周。这一周里,大兵贝尔得知了他日夜思念的妻子将离开他去找另一个男人;上士韦尔什仇恨战争,和年轻的理想主义者威特发生争执……士兵们重返战场。丛林战斗中,威特用自己的生命拯救了整个连。一身血污、衣衫不整的美军终于撤

本文隐藏内容 登陆 后才可以浏览

权威点评:

《细红线》是90年代末好莱坞又一部以“二战”为题材的战争史诗片,它继承了好莱坞战争片反战的传统。导演特伦斯·马利克在他1978年拍完《天堂的日子》宣布息影。《细红线》是他20年后的复出之作。本片和马利克前两部影片(《荒漠情》、《天堂的日子》)一样朴实无华、又颇具梦幻色彩。影片叙述了几十个面对战争的士兵的混乱经历,常常用画外音等间离效果加深这些人物仿佛是一些不真正属于他们正处其中的世界的局外人的印象,并提供给观众富有诗意的象征性的描写。影片在不同的场面和情绪气氛中自由转换,叙事人的声音常常改换,叙事则随意往返穿插于大自然的美景、冗长的故事片段和突如其来的

本文隐藏内容 登陆 后才可以浏览

幕后花絮:

  • 该片的初剪版本长达6小时,消耗的胶片长度超过了100万英尺。
  • 作曲家汉斯·兹米尔和约翰·鲍威尔共为影片谱写了长达4小时的配乐,而导演泰伦斯·马力克在影片的最终版本中只选取了一小部分。
  • 爱德华·诺顿曾拒绝出演本片。
  • 本片拍摄险些夭折,因为索尼公司惟恐无法收回4500万美元的拍摄成本,幸好20世纪福克斯及时出手,并将拍摄预算增至5200万。
  • 在影片上映前,制作人罗伯特·迈克尔·盖斯勒和约翰·罗伯杜曾违背事先签署的保密条款接受《名利场》杂志的采访,导演马力克随即要求两人必须签署一份绝不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声明,否则他会在演职人员名单中删除两人的姓名。三人最终都没出席奥斯卡典礼,而影片也与小金人无缘。
  • 该片的一位制片人在影片进入后期制作时,曾想去剪辑室一睹马力克身影。工作人员告诉他马力克并不在那儿,而制片人表示只想在他待过的房间里待一会儿。
  • 导演马力克让许多演员几个月地待在片场,却最终在剪辑室里把他们剪掉,片中乔治·克鲁尼出现了66秒,约翰·屈伏塔出现了209秒,而米基·洛克、比利·鲍勃·桑顿都没出现在最后的成片里。
  • 阿德里安·布洛迪原本出演的是片中男主角考普拉尔·弗埃,即便在最后的剧本里,他的角色也包办了大部分戏份,然而在成片中他的角色在长达3小时的影片中只出现了5分钟,甚至还没有树的出境时间长。
  • 比尔·普尔曼在片中的戏份被全删了,之后在导演的要求下他为影片配了长达28页纸的画外音,但最终他的旁白也未出现在影片中 。

穿帮镜头:

·时代错误:在刚开始的村庄,可以在背景里看到一艘1980年之后才有的海军船只。
·时代错误:士兵使用的牙刷,至少是在1990年代以后才发明的。
·时代错误:在沙滩上面有一个现代的玻璃纤维的泡沫材料的冲浪板。
·时代错误:在一个闪回镜头中,士兵和他的女友握着手,可以在背景的窗外看到一些并不是1940年代的现代汽车。
·时代错误:在美国军队中,直到1960年代才开始出现“201档案”作为参军人员档案。然而,在影片开始的时候,有两名士兵使用到了这一术语,作为介绍他们服役记录的信息。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为将《细细的红线》搬上大银幕,已经息影20年的泰伦斯·马力克重执导筒,并亲手将小说改编成剧本,并在美国电影协会的高级电影研究中心邂逅了美国电影协会创办人、本片的执行制片人小乔治·斯蒂文斯。
在该片剧本中,马力克探索了原著中所没有的全新主题,那就是对战场周遭自然和人类学环境的思考。凶残的机械化战役在质朴的荒野中进行,从而让毁灭的力量与宁静、和谐的自然环境产生激烈冲突。
早在1988年,马力克就曾找到制作人罗伯特·迈克尔·盖斯勒和约翰·罗伯杜,提议将小说《细细的红线》拍成电影,他们找到作者的遗孀格洛丽亚·琼斯并取得了改编拍摄权。盖斯勒和罗伯杜随后找到曾任马力克经纪人的菲尼克斯影片公司主席迈克·麦达沃伊,希望他能注资筹拍。马力克起初只想负责改编剧本,不过最终决定亲自上阵执导本片。1996年9月,马力克和菲尼克斯影片公司找到正在墨西哥拍摄《泰坦尼克号》的制作人格兰特·希尔。
在影片幕后阵容中,艺术指导杰克·菲斯克、第一助理导演斯奇普·考斯珀、选角导演黛安娜·克里滕顿和剪辑师比利·韦伯都是马力克的老搭档,除此之外,负责本片配乐的汉斯·兹米尔和摄影师约翰·托尔都曾为奥斯卡奖得主。
人物叙事
人在取景框中的位置,决定了导演与他塑造的人物之间的距离,《细细的红线》充满了特写和近景,前景和后景的关系也非常讲究,他总是把人物置于自然之中,他对待人物的态度犹如生物学家对待昆虫的态度。《细细的红线》跟战争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细细的红线》中,凡是形成人物性格的那些历史条件、社会事件和家庭矛盾一律被人物的主观感受所代替。

媒体评价:

《细细的红线》是反常规、反惯例、反类型的,它在结构、情节、氛围、空间造型诸方面都没有一般类型片所具有的“经典编码”。作为一部反好莱坞类型片的作者电影,它有别于任何战争片,导演在叙事上的独创性颠覆了好莱坞模式,以一种貌似松散、混乱的叙事来完成导演特伦斯·马利克对人物心理现实的描绘以及作者本身带有形而上意味的哲理反思。
《细细的红线》透过一场胜得艰苦的战役,对“战争”与“死亡”发出天问式的疑惑。全片节奏缓慢,头十分钟甚至安详得有如南太平洋的风光片,在摄影与配乐均十分精致的气氛下展开一场攻坚行动,这一个多小时的战役是全片令人看得最兴奋的精华。导演在此展现出他驾驭镜头的功力,利用漫山遍野的长草和鬼魅般出现的日军,将战争中的荒谬恐怖感表现得很贴切。可惜在战役结束后影片仍拖上一大段才剧终,以至压轴戏威特的牺牲失去了应有的感人力量(腾讯网 评)。

如果按照好莱坞的剧作法来看《细细的红线》,它没有一点是合格的。整部影片的叙事,可以说是对好莱坞经典叙事的逆反。这部影片有人物,可是没有绝对的主角。这可能是最意识流的战争片,战争情节只是为战士提供了精神恍惚的借口,散文诗般的画面仿佛是面临死神前的“走神”。影片用了太多大明星,但真正的明星却是导演的奇特手法。这与其说是战争片,不如说是战争印象片。
《细细的红线》是一部以“二战”为题材的影片,不仅重现出二战中遏制日军攻势的关键战役,还探索了在极端条件下军人之间的紧密关系,战争被深刻且真实地在片中描绘出来(国际在线 评)。该片主题的深刻近于深奥,致使影片上映后的票房并不如早前预测的理想,但无论是看过此片的观众,还是业内人士,都把它视为一部优秀的二战影片;影片中所表现的关于”战争与生命”的主题仍然引起了人们的共鸣(新浪网 评)。

影史钩沉:

[细细的红线]中本来有艾德里安·布洛迪许多镜头,但是泰伦斯·马力克在未告知他的情况下,就将之剪掉了。布洛迪作为主演之一兴冲冲地去参加这部影片的首映时,才知道自己已经不是主演了。(看电影杂志)

图书摘录:

本文隐藏内容 登陆 后才可以浏览
柏林金熊奖的作品跟《拯救大兵瑞恩》同年推出,但风格迥异。
隐居20年的导演马利克复出,透过一场胜得艰苦的战役,对“战争”与“死亡”发出天问式的疑惑。全片节奏缓慢,头十分钟甚至安详得有如南太平洋的风光片,在摄影与配乐均十分精致的气氛下,只见美军逃兵威特或是跟土著小孩戏水,或是呆立在海边喃喃着文艺气息浓厚的内心独白。直至查尔斯上士把他提回查尔斯火炮连,并出发前往瓜达康纳尔岛展开一场攻坚行动,从日军占领的山头将阵地夺回。这一个多小时的战役是全片令人看得最兴奋的精华。导演在此展现出他驾驭镜头的非凡功力,利用漫山遍野的长草和鬼魅般出现的日军,将战争中的荒谬恐怖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可能是最意识流的战争片,战争情节只是为战士提供了精神恍惚的借口,散文诗般的画面彷佛是面临死神前的“走神”。
该故事曾于1964年搬上银幕。(周黎明《西片碟中碟》)

评分细分
《西片碟中碟》的评分
前一篇文章瘦子 The Thin Man
下一篇文章怪形 The Thing
一个人,一本书,一部电影,还是一段音乐 ♪ ♩ ♫ ♬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总有什么能触动你的心灵;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总有和你一样的人。
the-thin-red-line《西片碟中碟》的简评:影片用了太多大明星,但真正的明星却是导演的奇特手法。这与其说是战争片,不如说是战争印象片。

2 评论

  1. 这部影片让同一时期的拯救大兵瑞恩变得不值一提。非常真实、残酷的战争场面,非常,尤其对战斗开始前宁静等待的场景描述,空前的真实,对于战斗结束后的杀戮、大牌云集的每个角色的内心刻画,都很到位,配上Hans Zimmer的音乐,还有贯穿全片操着南部口音的独白,深,很深。

  2. 从来没有一部二战电影像本片一样隽永(meaningful),意识流的视角与人称模糊的旁白一点都不会显得矫情、造作。诗意与失语并存,战争与人性共生,这是本片为二战影史留下的最好注脚。另外不得不感叹CC选片实在“毒辣”。

你的评论可以尖锐,也可以湿疣!